25 December 2015

香港誕生 ------ 講兩句《葉問3》

葉問1打蘿蔔頭﹐葉問2打鬼頭﹐今集先見真章﹐甄子丹打「中國人」(張晉)。

呢集係最冇歷史感﹐悶到抽筋﹐唔知講咩﹐反而更有「香港性」﹐港產片的本色﹐從來係時空錯亂﹐語無倫次﹐混章和亂up。

用隱喻看﹐假如「詠春」即功夫和國粹(so-called「中華文明」)﹐葉問由廣州來港﹐則類似新儒家逃難到香港、台灣﹐諸位大師拿美援﹐靠英國人的庇蔭﹐於是可以一邊印腳﹐一邊呻窮﹐再侃侃而談中華民族花果飄零。

入番「葉問」的context﹐原理相若。1949年後中國毀滅﹐葉問帶著一身武藝、武德來港﹐係替「中國人」留下最後一道血脈。時光飛逝﹐「中國人」(張晉)兩面三刀﹐不知感恩﹐反而自奉正宗﹐水鬼昇城隍﹐就反轉豬肚﹐踩上門拔刀挑機﹐想將香港人斬草除根。

於是見到《葉問》跟《一代宗師》的不同﹐所謂「點一盞燈,有燈就有人」﹐係立於「大中華」的立場﹐向中國人獻媚﹐查實對方多謝冇句﹐淨係當你係傻仔(香港人)。

《葉問3》則已做了一個乾坤大挪移﹐表面看是守護「中國文化」﹐實際將那一點燭光﹐改頭換面﹐又萬法歸元﹐植根到香港。《葉問3》和黃秋生《葉問》﹐先係真心回歸香港。

香港人要打開心眼

繼續用「香港性」看﹐最後大戰﹐就很有意味了:

葉問的兒子﹐張晉的兒子﹐一同觀戰﹐即係倣如白紙的下一代﹐用第一身﹐見證了葉問的光明磊落﹐跟張晉的邪惡。

葉問明明可置泰臣(鬼頭)於死地﹐但留一線﹐於是鬼頭亦識英雄重英雄﹐雙方可以和解﹐香港人可跟西人文明接通。張晉則截然不同﹐根本是唯利是圖的小人﹐陰招毒招盡出﹐用道德殺人(所謂「正宗」)﹐反而有助葉問開了「心眼」﹐遇強愈強﹐看清真象:
一如《小王子》的名言﹐真正重要的事物﹐雙眼係睇唔到架。

葉問的兒子﹐張晉的兒子一同參與了歷史(港中大戰)﹐即編導係存而不論﹐相信未來的中國人(張晉的下一代)見證了歷史﹐得到教訓﹐痛改前非。而香港人和中國人下一代﹐可以和解﹐這當然不過是葉偉信的天真。

中國人要消滅香港﹐有千百種方式﹐新香港人和港奸合作無間﹐每天都在默默進行﹐早就不用明刀明槍斬你這套啦。

血緣不可恃

葉問3另一特色﹐是父子最終都進入師父徒弟關係﹐以師徒相稱。
簡單講﹐即人難逃一死﹐血緣不可恃﹐一切都可灰飛煙滅﹐最重要係價值承傳。

今集最精彩一場﹐係甄子丹跟熊黛林入影相舖﹐影家人合照的一組快速蒙太奇。甄熊原來一齊影相﹐接下一鏡﹐甄子丹站在攝影師、相機旁邊﹐再下一鏡﹐則係病入膏肓的熊黛林﹐一個人孤伶伶影相。

到片末﹐葉問打開陀錶﹐裡面係熊黛林最後一個人拍的照片﹐觀眾才倣然大悟﹐葉問3不斷出現的「照片」母題﹐其實係死亡陰影的隱喻。而死亡和失憶﹐都係九七政權移交前香港片最obsessed的中心(今年探討這問題還有葉念琛《十月初五的月光》)。

葉問3有兩條線路﹐一條是葉問的戰鬥﹐另一條是熊黛林的死亡之路﹐而兩條線交織﹐則是最後的大合照與字幕﹐葉問衣鉢由兒子葉正繼承。

此片言﹐同樣係「香港人」﹐葉問(中國移民)跟李小龍(美國移民)始終南轅北轍搭不上﹐呢個係歷史的必然﹐亦係無可強求。

葉問的無歷史感﹐因離開「本土」(中國)﹐佢無法變成真正的「香港人」﹐但佢亦無變成「大中華膠」﹐跟「中國」保持距離﹐這是他的高明。

下一代葉正﹐正係香港人的誕生。

20 December 2015

迴轉木馬的終端 --- 講兩句《愛的成人式》

[好似無爆橋]

《愛的成人式》最有趣係片尾字幕﹐有一段80's生活圖鑑﹐第一樣介紹的物品﹐是cassette帶﹐ ----- 當年冇錢買張國榮、達明一派黑膠碟的窮撚﹐用來錄歌的cassette帶﹐竟然都要介紹﹗

很清楚了﹐編導的目標觀眾﹐其實不是今日四五十歲的中老年人﹐是十來廿歲的年輕人。於年輕人眼中﹐《愛的成人式》描寫的時間(80年代中)﹐其實佢地都未出世﹐戲中人的生活、人情和義理﹐跟今日香港青年看粵語殘片差不多。

《愛的成人式》提出最有意義的問題﹐咩叫80's?

70's可以是全共鬥、學運什麼的﹐可以是寺山修司、大島渚、今村昌平﹐但80's是什麼呢﹐可以是《挪威的森林》﹐由激進路線全面徹退。

咩叫80's﹐編導就係用流行文化符號(電視劇、流行曲、流行雜誌、衣著打扮等等)﹐虛構番咩叫80年代﹐那就是一個甜言蜜語的幻象世界。即係走入經濟繁榮﹐無所用心﹐互溝互片的飽食時代。

全部都係虛假、淺薄。一開始四男四女聯誼互溝﹐就直quote電視劇《男女7人夏物語》。戲中人的生活品味、人生價值﹐就係跟住電視文化倒模出來。

電影所謂「成人禮」﹐淺薄指看清真象﹐深入指找到自己的價值和夢想。

今日年輕人睇番當年的生活、價值觀、人的情感﹐係幾咁無聊和天真﹐而後回到精神貧窮的今日﹐先有面對殘酷現實、奮發圖強之意。於是明白《愛的成人式》的中心﹐其實唔係「懷舊」﹐全片一典nostalgic的感覺都沒有(如流行曲的運用﹐支離破碎﹐就沒有什麼沉緬感受)。

所謂「懷舊」﹐只係給無所作為的老人﹐用來打飛機的自我陶醉。如《哪一天我們會飛》的白痴導演﹐用年輕人來抽水﹐為自己的無能解嘲;又如《王家欣》的無能導演﹐立意稍好﹐亦不外乎今不如昔﹐哀鳴一番。結局不外乎﹐都係我好失敗。

《愛的成人式》完全不同﹐佢反而係有擊碎80年代神話的意圖。
對照香港人﹐重係Beyond什麼的﹐匪國崔健講兩句﹐網民就暴跳如雷﹐則距離重建流行文化自信﹐很遠很遠。

最適合配此片的歌﹐可能不是80's﹐反而是《悠長假期》的la la la love song﹐香檳酒昇起的泡。

《愛的成人式》不斷quote電視劇《男女7人夏物語》﹐華衣美食﹐無憂無慮﹐那個好日子﹐俟經濟泡沬爆破﹐到了90年代中《悠長假期》﹐劇中人失業失學失戀﹐人老珠黃﹐無父無母﹐才懂問如何重新振作﹐問生命意義何在﹐想尋找真實的戀愛。

問到今日﹐日本人好像還未有答案。
而香港人﹐好像連問都未識呢。

08 December 2015

Leave them Kids Alone ------ 講兩句《微交少女》及《踏血尋梅》

[爆橋警告]

日前看了《踏血尋梅》(2015)﹐遂download了《微交少女》(2014)﹐姊妹作兩相對照﹐又幾有趣。

《微交少女》最精彩是結局個twist啦:
女主角許雅婷為了測試愛情﹐假扮飲了迷姦酒﹐等男友班friend輪姦自己﹐上半身流泪﹐下半身畀人活塞動作﹐考驗男朋友會唔會救自己。

通過被姦尋找真愛﹐嘩﹐爆到極﹐比葉念琛作品亦略無遜色﹐更畸更邪﹐青出於藍。同樣影評人出身﹐香港觀眾厚翁氏﹐獨責葉氏太cheap﹐天國與地獄﹐亦未免太不公平。

《微交少女》那些烏燈黑火﹐又暗又綠的美術﹐語無倫次的時空倒錯﹐橫移track shot的室內鏡頭﹐cliche講句﹐即係畫虎不成的王家衛feel啦﹐葉念琛、彭浩翔是真小人﹐翁氏亦係當之無愧的偽君子﹐同樣嘩眾取寵﹐算無遺策﹐佢地分別真係咁大嗎?

另一場戲﹐麥德羅跟毒販在中國冰室講數﹐鏡頭完全接唔到﹐編導連180度線都搞不清楚﹐可作反面教材﹐我亦笑到碌地。難怪《踏血尋梅》要搵杜可風、杜篤之、張叔平、廖慶松什麼的啦﹐真係唔知花了幾多錢?幾多人脈先做到?就算金馬獎評審愛屋及烏﹐畀你連捧九個﹐又填唔填到條屎坑數?

美少年照鏡

睇埋《微交少女》和《踏血尋梅》﹐翁氏的路線﹐就係好obsessed with少女畀人攻擊﹐人與人互相剝削。

即係用藝文路線﹐堆砌煽色腥melodrama﹐用精緻畫面﹐包裝殘暴的官能剌激(close-up生剝面皮什麼的)﹐再加埋似通非通的道德撚路線(中國新移民妓女會向嫖客吟讀聖經詩句)﹐然後像希臘神話的美少年﹐對鏡自憐﹐無能為力感慨一番(跟《哪一天我們會飛》異曲同工)。

佢的創作動機亦很清楚﹐就係用老人角度(《踏血》阿伯一樣的郭富城、《微交》僵尸一樣的溫碧霞)﹐替青年人編造一堆莫名其妙的可憐感傷故事(不外乎阿爸食冰、阿媽做雞、阿婆執紙皮、嫖客痴肥、男友早洩、同學撩下陰之類)。然後中老年觀眾看了電影﹐世風日下﹐大驚小怪一場﹐一切不過是虛驚(《微交》不良少女回頭是岸﹐重染黑個頭重返校園添)﹐就得到解脫了。

《微交少女》海報﹐「我地做咩﹐唔駛佢地明」﹐真的嗎?電影真係講呢的嗎?不要忘記一般人讚揚《踏血尋梅》﹐就係話編導鉅細無遺咁講到新移民雛妓的處境﹐毒撚殺手的心路歷程。翁氏作品﹐其實就係用年輕人過橋﹐用低俗到極的通俗劇﹐畀足不出戶的老人觀眾﹐製造明白到班新人類諗咩的幻覺。


溫碧霞@靚妹仔

再世周夢遺

《微交少女》最精彩係最後一場﹐溫碧霞在7-11冷看少女偷竊被擒﹐然後站到街外扯煙﹐類似《花樣年華》的周夢遺﹐凝望鏡頭﹐用一個半身固定鏡作結。個pov可以係戲院觀眾﹐跟溫氏對望。裡面係咩含意﹐可以有多種「解讀」。

用善意猜想﹐觀眾跟溫碧霞(《o靚妹仔》女配角)互相對超﹐平起平座﹐即係替不良少女發聲: 沒有誰比誰更高尚﹐你冇權睇唔起我。

套番入《微交》成套戲的context﹐溫氏對扒手美少女被捕﹐袖手旁觀﹐扮有型扯煙﹐其實即係對青年麻木﹐無視年輕少女的困境。

溫碧霞跟《踏血尋梅》的警察郭富城一樣﹐對毒撚和妓女(窮途末路年輕人)﹐其實佢一點興趣都沒有﹐除了吹水﹐佢唔會做任何野﹐佢只係用年輕人來抽水﹐最著緊的只係自己﹐用別人的悲劇來投射自己的壓抑。

但觀眾能很簡單地確認﹐郭富城和溫碧霞的老人pov﹐就是編導的立場嗎?不能。這就是編導的精明﹐兩套戲都好sentimental﹐但導演立場好抽離﹐你睇唔到佢的愛惡。
同樣是生於70年代﹐翁氏不像黃修平咁純情、白痴、低能﹐佢陰險好多﹐佢識將成件事搞到好曖昧﹐你無咁容易捉到佢把柄。佢反而可以反咬你一口: 套戲講咩﹐一切見仁見智﹐咩人見到咩野。

「你諗多左者﹐阿哥」(白只@《踏血尋梅》)

所以兩部戲裡﹐郭富城和溫碧霞都是紙板人物﹐無血無肉﹐一味討好﹐因為這兩個人﹐其實就是編導的alter-ego﹐好似是重要人物﹐但又唔算敘事者﹐行蹤飄忽﹐事不關己﹐佢唔會畀溫郭二人現真身。


溫碧霞@微交少女

香港掘墓人

戲名《微交少女》所指為何﹐看畢全片先明﹐其實成套戲都係殖入廣告﹐所謂「微」﹐就係微信﹐收了錢替「微信」宣傳(麥德羅學send messages﹐簡直係老人學上網活動教學)。

問題係﹐香港人典會用「微信」?

香港人不看大陸片﹐香港片依然苟延殘喘﹐中國人想取代香港電影、消滅香港電影﹐除了老人導演北上、馮小剛罵街、湯唯頒獎、輸送交換生來港讀演藝學院﹐方法還有很多﹐《微交少女》、《踏血尋梅》、《全力扣殺》、《衝鋒車》、《黃金時代》、《無涯 - 杜琪峰紀錄片》等等﹐已示範了幾種方式。

要毀滅一個城市﹐除了強攻換血﹐木馬屠城﹐最徹底的方法﹐還是誘使他們自我出賣﹐不費一兵一卒﹐等佢地自行了斷﹐一切都猶在夢中。

《踏血尋梅》則是《恐怖雞》2.0﹐疴屎唔出再談。

07 November 2015

The answer my friend, is blowin' in the wind. ------ 講兩句《哪一天我們會飛》

假如《狂舞派》係失敗主義﹐呢套野直情係虛無主義﹐根本連achieve自己夢想的will﹐都係零。
林海峰和楊千嬅兩個離地中產、廢人﹐除了去旅行﹐環遊世界(同《五個小孩校長》一模一樣)﹐沒有夢想。一個有夢想的四眼龜﹐決志去英國繼續追尋﹐就出師未捷﹐18歲死於天際﹐尸骨無存。

看著四眼龜刻於墓碑的黑白照﹐永遠18歲﹐我就想﹐這其實是編導的自我投射吧﹐佢地根本唔想長大﹐想永遠離地﹐無憂無慮﹐水上飄一羽毛﹐永遠由天際俯視紅塵﹐唔想面對真實﹐港姦勢大﹐匪類橫行﹐藥石無靈﹐香港已經淪陷。

假如戲名叫《我們想飛》﹐可以是前溯的(一起達成夢想);
叫《那一天我們想飛》﹐可以是回顧的(曾有夢想壯志未酬);
叫英文"I belive I can fly"﹐即使係精神病人的魘語﹐仍是向上的;
此片則直叫《哪一天我們會飛》﹐問「哪一天」﹐其實就係虛無﹐永遠唔想有答案。一條屍攤o係度﹐即係「我唔想飛」的意思﹐過去現在將來﹐除了吃喝玩樂和叫雞﹐就什麼都沒有發生。

認真想想﹐林海峰和楊千嬅不過四十歲左右﹐80歲唔死﹐重有40年要捱﹐有幾多事情可以為自己﹐為對方﹐為香港做﹐但已經hea到咁。又唔生仔﹐難不成想灰飛煙滅﹐隨時走人?

結局更恐怖﹐
林海峰和楊千嬅兩個廢人﹐去母校教十幾歲的師弟師妹造模型飛機﹐鏡頭拍模型飛機天空飄來飄去﹐顯然有價值承傳之意:
我地達唔到的「夢想」﹐期諸百年、千年﹐由班細路完成。
呢種調調﹐清醒的觀眾一聽﹐不是很熟悉嗎?
是的﹐正是左膠的「深耕細作」。
其原理﹐跟離地中產和左膠﹐一邊荒淫享樂﹐一邊大叫平反六四﹐薪火相傳﹐建設民主中國﹐阿叔夠鐘就返加拿大﹐靠你地啦細路﹐沒有什麼分別。

主角由林海峰做﹐是perfect casting。寡廉鮮恥﹐五短身裁﹐林海峰活脫脫是一個爛口中童。這或許是編導的alter-ego吧。
林海峰去花店買花送楊千嬅﹐店員問「送畀老婆?」 林答:「唔係畀老婆﹐畀初戀情人」。
呢種心理﹐即係「喜劇之王」去夜總會搵「初戀」的伯父﹐不過係逃避現實。
林海峰連「老公」個位置都入唔到﹐與其話佢唔想同楊千嬅進入夫婦關係(永遠係初戀)﹐倒不如話﹐佢其實唔想承認自己係人渣﹐不忠通姦。

於是明白成套戲個心態﹐唔係承認自己有罪﹐回到過去﹐改變未來(如漫畫叮噹)
而係虛構純情﹐編造出塵脫俗﹐無性愛、無衝凸、無反抗、不煙不酒的夢幻世界(連Grunge Rock都係用來過橋)﹐來逃避現實﹐用旁人的悲劇引以為誡(咩都唔好做﹐唔做就唔駛死)﹐之後推卸責任(香港搞成咁﹐係無可奈何﹐亦唔關我事) 。呢個見到編導心理幼稚﹐40歲人﹐依然young adult﹐保持弱智狀態。由《燦若繁星》、《碧咸奧雲》、《狂舞派》﹐佢地從來冇長大過﹐對婚姻、對工作、對香港、對自己、對藝術、對電影﹐佢地都冇承擔。

我唔會話佢地矯情、無恥、不負責任﹐同左膠、大中華膠、離地中產一樣﹐佢地或許是真誠的﹐係真誠地矯情、無恥、不負責任。

此片最令人想拍檯﹐其實係戲中人回憶中學時﹐玩火燒紙皮香港風景模型。
用左膠的學術語言﹐這叫「天啟」吧?
火燒後欄﹐上帝的震怒﹐走得快好世界啦。
紙皮被燒﹐可以係偶然﹐香港崩壞﹐又豈是意外?

當所有人都唔想面對現實﹐埋體互打飛機﹐亦難怪香港前路似咁﹐什麼改變都不會有﹐除了集體死亡。

相比少女時代﹐此片完敗﹐天經地義﹐優勝劣敗﹐跟是否支持本土文化無關。period。

03 November 2015

港女的Swan song ------ 講兩句《碟仙碟仙》

看了黃柏基的《碟仙碟仙》﹐沒《四非》般令人震驚﹐亦不失係一套奇片。

電影宣傳所謂「三大鬼后」﹐羅蘭、邵音音、鮑起靜﹐其實有共通點﹐都係上一代悲慘的香港女人。

羅蘭在粵語殘片時代﹐是淫婦、交際花、壞女人﹐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演員《爆裂刑警》﹐則是冇仔送終的失憶老婦。邵音音於邵氏70年代是脫星﹐整容整到鬼五馬六﹐今日大銀幕見到﹐依舊不似人形﹐觀之令人心悸。鮑起靜由80年代亞視電視劇﹐就演含辛茹苦的可憐女人﹐無力養大白痴兒女﹐幕幕戲涕泗橫流。

全片高潮﹐是70歲鮑起靜跟30歲莊思敏於公園談心事﹐鮑姐講了一個妙不可言的寓言﹐猶如一道閃電劃破長空﹐莊從中得到啟思﹐人生交叉點前作出抉擇﹐於焉﹐《碟仙碟仙》進入港女隔代承傳﹐踢爆男人﹐女人掌握自己命運的命題。

港女前世今生

《碟仙碟仙》真正女主角是莊思敏﹐今日30來歲﹐跟三大鬼后隔了一兩代﹐就是不同面貌的香港女人﹐用通俗語言﹐伊即是有型強悍的港女。莊思敏慣演強人﹐去年佳作《小姐誘心》﹐演獨立精明的明星經理人﹐跟丈夫貌合神離﹐亦打落牙齒和血吐。

《碟仙》不同﹐莊思敏不強悍﹐演個古肅、平庸女人﹐向男權卑躬屈膝﹐對照之下見到編導用心﹐《碟仙》裡莊思敏其實是「pre-港女era」﹐即是港女的「前世」﹐伊要改變女人悲慘的命運。片末莊思敏怒髮衝冠﹐拔劍而起﹐如視為港女一族的metaphor﹐則係象徵這十幾港女特立獨行的陽關大路。《碟仙碟仙》用三大鬼后、莊思敏的承先啟後﹐拍緊港女的前世今生﹐其實氣魄不少。

套進葉念琛的「港男港女」系統裡﹐則更妙﹐《碟仙碟仙》其實係《第一次不是你》的續作﹐有意補寫港女文明發展史。

十多年來﹐葉念琛導演一直著迷於港男港女攻防戰﹐種種扭曲變態心理﹐佢曾用《第一次不是你》﹐追溯一個港女未變成港女﹐還是純情少女的成長故事﹐即問緊一個問題﹐「港女」的源起﹐港女是如何造成的?而《碟仙碟仙》青出於藍﹐進入了真實與虛構、幻覺與心魔的層面﹐最終衝決網羅﹐「我要做港女﹗」﹐交出一個有意義的答案。

港女的未來

龍婆只演兩場戲﹐妙在最後接乖孫電話﹐「今晚返屋企一家人食飯」﹐其實是回應《爆裂刑警》的in-joke﹐癲婆不再癲﹐重有美滿家庭﹐是編導向羅蘭致敬。

鮑姐演出甚好﹐最後亦功德完滿﹐唔駛再做僵尸。

邵音音演紙紮舖茅山神婆﹐沒名字﹐旁人只喚她「姨媽」(香港俚語指月經)﹐下場則悲慘。片末「姨媽」死於非命﹐用隱喻看﹐其實即係「停經」(冇仔生)﹐孝順女莊思敏沒悲哀﹐因為伊有大志﹐接受了自己的宿命﹐冇仔生﹐冇婚結﹐I don't give a shit﹐「我要做港女﹗」(設計對白)﹐於是得到解放。

《碟仙碟仙》由此至終莊思敏都在「生仔」或「墮胎」之間徘徊﹐可視為1979年許鞍華《瘋劫》的異代迴聲。《瘋劫》最終趙雅芝由鬼變人﹐《碟仙》莊思敏亦由「鶉」變成「港女」。《瘋劫》結局剖屍產子﹐魔嬰降世﹐廿年過去﹐精甩辮的港女﹐典會再受呢套?

《碟仙》用cult到爆的結局﹐講明此時此夕﹐香港一切皆無可為﹐聰明的港女﹐其實應自有盤算。除非食洋腸﹐執到本日本国passport啦﹐否則見到港男就想停經﹐又生來獻世咩。

17 September 2015

我冇醉我冇醉...... ------ 講兩句《聶飲娘》

呢套野最好笑﹐可能是權威影評人康城影展看了﹐「華人觀眾聽不懂文言對白﹐必需要看英文字幕」云云(大意)。同樣血緣同源﹐讀寫中文的人﹐聽不明戲中人對白﹐要讀外語翻譯字幕﹐才能了解「內容」﹐如斯現象﹐何其怪也﹐由權威鼓吹﹐恐怕人類電影史亦罕見。

或者如是說吧﹐即係《海上花》大部分人講上海話﹐梁朝偉講廣東話﹐其實不相干﹐於編導的目標觀眾言(法國人、日本人)﹐廣東話上海話北京話﹐一概聽不懂﹐根本冇分別呀。同理﹐《聶飲娘》戲中人的疑似古文對白﹐夾雜千奇百怪人名地名﹐機關鎗一輪嘴連珠炮發﹐時人典都唔會明(如「此僚」典解丫?)﹐編導根本唔想你聽得明﹐只係想製造古意﹐好似好真實的唐朝歷史感而已﹐想你睇畫面﹐睇公仔之嘛。

認真講﹐對肯思考的觀眾﹐此片「古文」對白﹐應該有「間離效果」。《聶飲娘》最理想的觀眾﹐其實是荷索的觀眾: 電影是文盲的藝術。影評權威叫人睇英文字幕﹐簡單講﹐其實亦即係提供一條自以為是的「正路」﹐引導愚民循「常規」﹐思考劇情意義﹐而消解觀眾不安: 根本唔知套戲劇情做咩﹐舒琪行來行去做咩。

加倍肉緊

片末舒琪牽馬見妻夫木聰﹐臉上似有若無的微笑﹐令我想到《聶飲娘》其中一個成就﹐係觀眾必須入戲院觀看﹐否則盜版download﹐即使無眼疾﹐亦難一窺舒琪烈焰紅唇之全豹。用市場推銷的角度看﹐此片提供了荷里活狂轟猛炸以外﹐一條要觀眾必需買飛入戲院的生路。

觀眾肯購票入場﹐簡言之﹐即係畀搞藝術影展、評論的人繼續欺世盜名﹐繼續有得撈。香港台灣大陸電影不斷墮落﹐今次康城得大獎﹐千載難逢﹐差不多是誘騙年輕觀眾做番「影癡」﹐重入戲院朝聖的最後機會。

高級觀眾爭住入場﹐謝海盟《行雲紀》再版有望﹐可略窺侯孝賢的市場觸覺。於侯孝賢言﹐一毫子都唔駛出﹐就有廢柴自願造神保駕﹐亦是互利。 《聶飲娘》拍到咁﹐票房未必好﹐但有助香港無能影評重建信心、無人問津的藝術電影放映苟延殘喘。

發行商猛搞「導賞」﹐宣傳解畫、索隱派的喧嘩排山倒海而至﹐第N次侯孝賢回顧展﹐侯氏親自來港舉V字手勢﹐以上種種﹐對觀眾觀賞《聶飲娘》未必有用﹐但對靠宣傳藝術電影﹐寫垃圾影評搵食的人﹐肯定是一根救命草。

侯孝賢楊德昌後繼無人﹐Kano九把刀什麼的﹐統統見不得人﹐高級觀眾個個心知肚明﹐面前就是一條死路。於焉﹐《聶飲娘》更像是最後一場members only的藝術電影宴會﹐類似97香港政權移交共匪﹐煙花怒放﹐有今生無來世﹐前路茫茫﹐於是又哭又笑﹐加倍肉緊。

聽說有影癡未看《聶飲娘》﹐已表明一定要看三、四次。十級亢奮﹐未飲先醉﹐其實即係想要「續杯」﹐飲到「啤啤夫」﹐嘔到成地惡臭﹐重「我冇醉我冇醉」﹐以為走多兩轉﹐就可以溝多兩條人盡可夫的醜女。用番《去年煙花特別多》的香港式隱喻﹐以為煙花唔駛錢﹐放不完射不完愛不完﹐不嫌天真幼稚了一典典嗎?

舒琪太老

《聶飲娘》最有侯孝賢feel的鏡頭﹐小弟會話係舒琪第二次行剌一場。

舒琪匿於屋頂橫樑﹐俯視行剌目標抱小兒假寐。伊從天而降﹐趨前靜看。行剌目標驚醒﹐見剌客在前﹐先緩緩將睡夢中兒子放到一旁蓆上﹐才拔劍擲向舒琪。伊擋過﹐轉身緩步離去。

其精妙處﹐在「緩緩將睡夢中兒子放到一旁」﹐侯氏最關心﹐是父親對兒女強烈的愛情﹐而令女剌客有感。明明生死一線﹐父親亦不想驚醒愛兒﹐超現實得來﹐其實合理﹐侯氏平淡拍出﹐觀眾回想﹐才明白不苟言笑的女剌客﹐其內心的震動。

這就是侯氏所言﹐「已經唔會有人咁拍電影」(大意)。

侯氏慣常的靜觀鏡頭﹐《聶飲娘》其實係present得最合符情理﹐即係隱沒一角女剌客的目光。
而何解觀眾入唔到舒琪的感情﹐即代入唔到舒琪的位置﹐於是進入唔到電影呢?愚見以為最根本的理由﹐係舒琪太老。回首原著﹐聶隱娘不過十餘歲﹐而侯氏的改編電影﹐舒琪已是飽歷滄桑﹐重典是﹐觀眾目光投射到舒琪的背影時﹐唔會想起未經人道的青春少艾﹐只會想起那是脫星出身的明星﹐一個嫁唔出的中女。於是明白﹐觀眾進入唔到隱娘的心情﹐係舒琪太凸出﹐太入戲﹐將成件事變到太sophisicated。

只要入番個少女聶隱娘的目光﹐此片的人情世故﹐無咩不可解之處: 她對父愛的眷戀﹐對初戀情人(張震)的若即若離﹐對大肚妾侍的同情﹐以至對磨鏡少年的好感(少女都愛開朗男孩)﹐不需無謂人強作解人﹐都清楚明白不過。問題是﹐「少女心」換轉成舒琪的「中女心」﹐觀眾就會以己度人﹐用自己污穢的心去猜度﹐就有好多莫名其妙的糾結和唔明。

世間有太多(做不成舒琪的)「舒琪」﹐所以需要「妻夫木聰」﹐替我們清潔胸中那塊不見天日的鏡子。

先簡單變複雜﹐再複雜變簡單

所謂睇唔明《聶飲娘》的「故事」﹐小弟要提出一典。

首先是原著小說的本質﹐其實連《剌客列傳》﹐野史都不是。與其說是「武俠」﹐倒不如說是「神怪」﹐俠女天外飛來奪人首級﹐即粵語殘片檸檬、容玉意那種放飛劍we won won。「新派武俠」金庸、梁羽生之流出籠時﹐《聶隱娘》一類舊小說﹐亦曾成為西化派攻擊恥笑的目標﹐譭之為壞人心志的精神鴉片(可參考李敖《武俠小說﹐看鏢﹗》)。

侯氏諸人的改編手段﹐很清楚﹐係補之以肌理﹐輔之以附會的疑似歷史。將太離譜的花招褪去﹐如神出鬼沒的尼姑﹐就編成政治鬥爭中失敗的公主。而當劇本變得愈來愈似真實(《金枝欲孽》式的權力鬥爭)﹐呢個其實係脫離了侯孝賢對古風武俠的旨趣﹐ 佢唔係要拍歷史劇﹐唔係重現史實、寫實﹐而係拍武俠世界裡男男女女面對道德困境、感情疑惑中間﹐踟躕的「真實」。簡言之﹐侯氏作品的要旨其實不是「寫實」﹐而是「真實」﹐係某個特定處境裡﹐人的真實反應。

故未成品的《聶飲娘》﹐是簡單複雜化(將神怪故事變成歷史劇)﹐而電影真正成形時﹐則是大刀闊斧﹐再將枝葉削除﹐入番舒琪個內心(由複雜故事變回少女心事)。一切政治紛擾、人事傾軋、中央地方權力鬥爭﹐不過是花招﹐如其說是製造「真實」﹐倒不如說是卸去「虛假」。侯氏鏡頭前最重要的﹐不過是人面對困境前﹐真實的感情而已。

猴似人

《聶飲娘》要講什麼﹐愚見以為﹐開始時是「一個人沒有同類」﹐電影結束時﹐伊找到了。無需瞎七搭八﹐簡單得很。

電影鏡頭常常是天地鴻蒙﹐人像螻蟻一樣匍匐﹐重點係用「青鸞照鏡」的隱喻來自況﹐即物傷其類。媽媽是孤單暴死的鳳凰﹐舒琪就是片末找到伙伴的山羊。

首個鏡頭黑白畫面﹐凝視兩匹騾﹐畫面緩緩向左搖﹐見到舒琪和尼姑﹐跟之前騾的構圖對稱。含意清楚﹐青草地百合花﹐尼姑叫舒琪像飛鳥一般殺人﹐人不過是動物的一種﹐沒什麼深奧﹐小學生都懂。飛鳥、黑騾、牡羊、流螢﹐明明幻生幻滅﹐不過蒼海一粟﹐反而是讓今人上接千百年前湮沒文明的鎖匙。

故片末一段無厘頭搖鏡﹐拍草地上幾匹山羊之溫情與可愛﹐妻夫木聰「類人猿」的過度活躍演出﹐加上最後一羊(舒琪)一猴(妻夫木)一鶴(新羅老人)﹐由右向鏡頭左方走﹐叛離中土向西遊﹐裡面的含意﹐不著一字﹐人人可感﹐完全是古詩詞賦比興﹐識者觀之﹐自能別有會心。

想起Miles Davis

可能少人留意﹐《聶飲娘》的end credit寸到爆。

三組攝製人員﹐「台灣」、「大陸」(不用「中國」)、「日本」的人名地名﹐分別用正體字、殘體字、日文漢字﹐像英文一樣橫排出之﹐楚河漢界﹐非常清楚。

驚人是出原著小說的credit﹐「唐代傳奇聶隱娘」﹐除用正體字﹐竟然直書﹗ 中文本應如此﹐裡面的意義﹐亦很清楚﹐台灣人才是華夏文明道統的繼承﹐大陸匪類滾開。

一般人喜愛「天意」鏡頭(雲霧裡道姑跟舒琪攤牌)﹐小弟最愛﹐反而是最後一個遙遠固定遠境﹐熱鬧音樂響起﹐三人牽騾馬向新羅緩緩走去﹐全程打側﹐觀眾望住他們的背影﹐漸漸隱沒﹐為草木所遮﹐不旋踵﹐卻在更遠處見到彼等虛幻的身影﹐鬼馬得很﹐愈看愈令我入迷﹐真係寸到啤啤聲。

想起Miles Davis一邊用背脊對住觀眾﹐一邊吹trumpet﹐「嗶」﹗
(也曾聽過有人笑指Miles像一隻黑色的曱甴)

私心盼這是侯孝賢金盆洗手的時候﹐蓋這已是最寸﹐最完美的終結。
(根據武俠殘片的慣例﹐就會有無謂人出來叫「咪住」﹗我當然知道)

05 September 2015

我的愛遺留在1989 ------ 講兩句《三城記》

《三城記》

呢套野講1950年代中國人逃難來香港﹐觀之對今日大中華膠、離地中產的精神病﹐了解更多。

最精彩是片尾字幕:
湯唯51年偷渡來港﹐彼等遺棄於中國的兒女﹐「要38年後才重聚」(大意)﹐數數手指﹐1951+38等於幾多?
呢班人膠上腦。

此片據說改編自成龍家族真人故事﹐即包括三代香港人。
劉青雲、湯唯即成龍父母﹐50年代偷渡來港﹐今日未死﹐都七老八十;
下一代是成龍之流﹐今日五六十歲﹐以尊業自居﹐汲汲營營﹐奶共搵水;
再下一代即是房祖名﹐今日三四十歲﹐無所作為﹐面前是一條自甘墮落的荒淫無道。

再下一代的香港人﹐即土生土長﹐今日一無所有﹐十來二十歲的低下層年輕人﹐要在間諜港奸、賣港賤種、共匪殖民環伺下自立﹐其艱困﹐其實又何少於那些滿口惡臭的老屎忽、肚滿腸肥的走難撚?

沒有誰比誰更高尚

《三城記》開首男女主角相遇﹐寡婦湯唯走私﹐被河岸警察劉青雲逮捕﹐旋即放走。

湯唯並非走私奶粉﹐是偷運鴉片﹐正確地說﹐其實是販毒。而警察劉青雲見伊人妻feel﹐即刻起痰﹐用同情弱者名義私自放人﹐其實是枉法徇私。

戲裡湯唯販毒﹐帶埋幼女行動﹐何其殘酷。其原理﹐類似早前公聯會陳婉嫻策劃的「肖友懷非法入境兒童事件」﹐女童戲子於大成小學門前哭叫「犯左法又典wor」﹐變了《明報》頭版圖片﹐其實是利用兒童掩護﹐混淆是非。而劉青雲放走毒販後自白:「咩叫是﹐咩叫非﹐我都不懂分別」(大意)﹐更加恐怖。

此正是《三城記》令人不安的價值觀﹐即是用亂世作掩護﹐作理由﹐因為天地不仁﹐日寇入城﹐為生存﹐為保護愛人﹐即可為所欲為﹐包括販毒、枉法、殺人、打家劫舍等等。戲中人壞事幹了不少﹐卻從沒面對自己的罪疚﹐反會編個冠冕堂皇的理由(如去當舖搶金條掩飾身分)﹐來自我完成。

看《三城記》﹐就會明白葉寶琳的名句﹐「沒有誰比誰更高尚」﹐背後的context﹐其實是亂世﹐「中國」無時無刻都處於亂世。因為是亂世﹐所以中國人做咩都可以﹐而設身處地﹐你都會咁做﹐你都無謂搶佔道德高地﹐凡人皆賤﹐你咪又係賤人一個。

中國人來港搶掠﹐無所不為﹐主流港人(大中華膠、離地中產、左膠等)從無異議﹐一貫包容﹐套番入《三城記》就明白﹐他們其實一直沒離開過走難mode﹐他們跟今日的中國人心曲暗通﹐是「同流」。有咩事﹐他們只會默默收拾細軟﹐護照美金﹐隨時逃生。

歸根結底﹐不管如何偽裝﹐大中華膠、離地中產、左膠﹐從冇當過自己係香港人﹐講完。

我討厭政治

《三城記》另一特別是其政治subtext﹐兩個男人﹐一是國民黨特務(劉青雲)﹐一是親共產黨人員 (井柏然)﹐二人妻子湯唯和秦海璐﹐則抹去政治顏色。劉湯秦三人最後僥倖逃生﹐歸根香港﹐而明顯親共的井柏然﹐則死於中國大陸。

劉青雲和井柏然情同手足﹐生死永隔﹐最終命運迴異﹐因為一退一進:
劉青雲逐漸脫離政治圈子﹐井柏然對共黨則愈趨狂熱﹐甚至選擇留在大陸擔任秘密行動﹐結果無聲無息﹐為理想殉難。

劉青雲脫離政治是非之地﹐得以倖存﹐井柏然激越縱情﹐而求仁得仁。去或留﹐生與死﹐是《三城記》清楚不過的隱喻﹐或許才是香港人「我討厭政治」的最終理由: 跟戲中人一樣﹐香港人一直沒脫離走難mode。跟「政治」掛鈎的﹐與其說是污穢﹐倒不如說是「死亡」。如張愛玲小說的名句﹐所以來香港﹐不是求死﹐是「求生」。

秦海璐在大陸疑似賣淫﹐最後流落香港做馬姐﹐替井柏然終生守寡﹐編導當然有強烈的道德譴責含意﹐替戲中人製造「無性無欲」的浪漫感覺 (即改變成龍家族淫穢不堪的醜惡形象)﹐於是就有不留「孽種」(秦海璐無子女)﹐將「共匪」(井柏然)拒在羅湖邊境﹐圈在中國境內﹐然後香港人自己偏安的含意。

此亦可解釋井柏然殉難時的時鐘意象﹐一切就此停止(香港是借來的時間﹐借來的地方)。

根據李敖﹐唯有二流文人隨國民政府遷台﹐一流文人如朱光潛都留在大陸(大意)。井柏然是知識分子﹐弱不禁風﹐最終死於中國;劉青雲孔武有力﹐盲字不通﹐最終則變成香港傳奇(揚威國際﹐生子成龍)。

與其說《三城記》編導用港大畢業生出身的身分﹐反知識、反理想﹐倒不如說電影提示了這幾十年﹐香港人原來是走了第三條路﹐反智功利、不談歷史理想、空談愛國的虛無主義﹐而此路﹐其實早已不通。

血流成河正是cap水時機

《三城記》最震動是片末﹐湯唯由澳門偷渡來港﹐成船人被蛇頭丟落大海﹐變成中國Titanic一樣﹐漫天遍海、載浮載沉中國難民死尸﹐再多的紅色血水﹐也掩蓋不了冰涼的藍色海水﹐無數屍首默默地為倖存的偷渡客劉青雲和湯唯﹐送上祝福。

將滿佈一個大海死屍的慘無人道﹐變成以天地見證真愛﹐配上悠揚催泪音樂﹐鴛侶重逢的浪漫醉人情景﹐you jump I jump﹐最後有情人終成屬﹐毫髮無傷﹐這敢情是《三城記》的最大成就。

銀幕前面的我﹐想起信報曹仁超1989年的名言﹐血流成河正是cap水的最佳時機(大意)。絕情絕義﹐踩住無數屍骸﹐迎難而上﹐鏡頭前相擁自拍﹐呢個先係真正的香港精神﹐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﹐獅子山精神。

時鐘一直往前走﹐反右、大躍進、文革﹐漫天遍野﹐數不盡的中國死屍沿海水流入香港﹐落入眼簾﹐倖存香港的中國人﹐我猜﹐與其說是驚怖和憤怒﹐倒不如說是心慌和愧疚。

愧疚不等於悔罪﹐那些香港人不認罪﹐再用對中國人的包容、無視其邪惡、污染世界、再年年悼念六四﹐來代替懺悔。恨「佔中」無血﹐只能一邊download美劇﹐一邊於太古城毫宅搖腳﹐上網check免費保險年年「體檢」﹐靜候另一個血流成河的時機﹐搵水或離去。

時近八月十五﹐但願人長久﹐千里共嬋娟﹐聽聞王菲(又)復出﹐歌酬操她媽個Bi索價兩億﹐我則心懷故土﹐眼望維園﹐把我的愛遺留在1989﹐此恨綿綿﹐無盡無止......

11 August 2015

香港已經沒有了。 ------ 講兩句《破風》

看了《破風》﹐談單車手的成與敗﹐再次念及一種無人理會﹐香港片很流行的一條line: 失敗主義電影。

僅以運動genre言﹐有兩年前的《狂舞派》﹐結局舞蹈大賽勝負成謎﹐即迴避了主角顏卓靈失敗的命運 (而盲o既都睇到雙方舞技誰優誰劣);《打擂台》武師廢人梁小龍、陳觀泰結局輸到仆街﹐無厘頭仰天狂笑自high。

今年《全力扣殺》就更無恥﹐直情歌頌失敗、擁抱失敗﹐並添上一層政治的陰影:廢柴主角最後要跟中國國家隊世界冠軍打羽毛球。裡面的訊息很清楚﹐強弱懸殊﹐都係認命罷啦。

永遠向前

《破風》跟林超賢前作《擊戰》有呼應關係﹐都係在「成功」、「失敗」二分關係間﹐走灰色地帶。

《擊戰》裡張家輝受賄打假拳﹐運動生涯破產﹐移居到賭城澳門﹐40歲人苦練只鬥三場﹐並落重注地下豪賭﹐最終絕地翻身。賤輝人生徹底失敗﹐於無人理睬的暗角﹐孤單奮鬥﹐小勝一次﹐即使已無關痛癢﹐亦於人於己皆有益﹐執番身彩。

《擊戰》行偏門﹐靠賭翻身﹐《破風》設計更刁鑽﹐由個人戰變成團體戰﹐結局撒哈拉沙漠大戰﹐兩個失格車手(台灣人彭于晏停賽、中國人竇曉服禁藥)合作戰鬥﹐彭用自己的「失敗」來鑄造「成功」。

用足球作喻﹐即係衝線一刻﹐彭于晏空門唔射﹐交畀中國隊友竇曉入波。彭的自我犧牲﹐講得難聽﹐是個人被集體主義掩沒;講得好聽﹐則是天才放下身段﹐畀能力低劣的人上位﹐攜手進步﹐即是team work 。而電影tricky在﹐彭、竇二人個人的成敗榮辱﹐其實無損最終結果﹐車隊一樣取勝。竇曉回復信心﹐彭于晏尋自我救贖﹐擺脫要威畀老母睇的戀母情結﹐真正長大成人。韓國崔始源犯了罪(經理人吳嘉龍行賄造假)﹐冒險跟彭、竇再戰一場﹐最終亦以自己的「失敗」﹐完成redemption。

於是最後彭于晏跟崔始源﹐一同昇上意大利一級賽﹐歐洲賽場相遇﹐相視而笑﹐就是武俠小說一樣﹐擺脫一切羈絆﹐高手過招﹐那才是編導真正追求的境界:
求的不是勝利﹐是求進步﹐利己利人﹐拍住一齊上就最好。
勝負很重要﹐一定要贏﹐但像吊臂鏡頭﹐用pigeon's view看﹐則勝利亦有輕於鴻毛的時候﹐因為求勝唔係真正的point。真理想﹐跟金錢利欲無關﹐只是要不斷求上進﹐像戲名to the fore﹐永遠向前﹐永不停步﹐繼續追尋。

我沒有敵人

《破風》另一特點﹐主角亦係冇敵人。

單車賽場上施各種陰謀詭計的對手﹐只是激發彭于晏奮發的推動力﹐剌激他以更完美的方式取勝﹐鬥完就睬佢都有味。香港隊友陳嘉樂受賄造假﹐彭忍不住對之揮以北斗之拳﹐亦係打完就算﹐絕無拉扯糾纏﹐真相黑白﹐誰是誰非﹐有冇ICAC制裁﹐亦講多無謂。

此亦是編導用心﹐將正邪衝凸降到最低﹐自憐無用﹐上facebook怒屌發洩無用﹐講到尾﹐就係要重新落場﹐奮勇頑抗﹐要勇武求勝。世界從來不完美﹐只會愈來愈醜惡﹐此其實跟《激戰》的世界相通﹐香港、澳門都被共狗殖民﹐世界已腐化如此﹐法治公權已崩壞﹐賤輝、彭于晏無力改變世界﹐亦只能於濁中求清。

彭唯一的「敵人」﹐其實只是賽場上韓國崔始源﹐卻一直保持君子之交﹐互相尊重的關係。結局歐洲賽﹐崔在前﹐主角彭于晏在後﹐與其說是澳門賽場「電兔」在前﹐「鬥狗」在後的關係﹐倒不如說﹐是千葉徹彌漫畫《あしたのジョウ》裡﹐矢吹丈跟力石徹的關係。而其美妙在﹐兩位志士能一直並肩比試﹐無需你死我亡。

在完美的世界﹐我只有朋友﹐或曰﹐你冇資格做我敵人。

用《破風》﹐亦能完整地interpret到今年的藝術發展局「年度藝術家獎事件」。任蘋果日報﹐幾個明報、演藝學院派系的無恥影評人如何撩撥﹐編導只會、只能用君子坦蕩的心情去處理。可笑是﹐保持清醒﹐看穿那幾條奶共不成的走狗﹐所謂教師、影評人的真面目的﹐事實又有幾人?

台灣是桃花源

《破風》最後要談的subtext﹐可能是香港的消失。

延續《激戰》的香港、澳門腐敗雙城﹐《追風》中台灣是桃源﹐香港則已成罪惡的深淵。雙城對照﹐亦由香港、澳門﹐變成高雄(台灣)、上海(中國)。假如《破風》的目標市場是中國﹐則於中國人言﹐「香港」的洩欲價值已接近完結﹐「台灣」人潔地靈﹐天朗氣清﹐得日本文化薰陶(片中兄弟情有日劇Beachboys的氣氛)﹐是中國人劍指、挺進、抽插的新目標。

《破風》的中國人男女車手﹐竊奪了台灣人身分﹐等於湯唯、賈樟柯、周迅等所謂「新香港人」﹐做個疑似台人﹐手持一本香港特區passport﹐靠英國人的庇蔭﹐至少遍遊世界各地﹐周圍吐痰亦無人阻礙呢。

《破風》單車賽視覺風格上﹐時常有電視體育直播味道﹐甚至有TVB體育記者伍家謙旁述﹐其理亦在此: 在「中國」的戰略大格局言﹐香港已被out﹐無所作為﹐在左膠、賣港賊、共狗、離地中產、殖民主派的夾攻下﹐香港人不如番屋企睇TVB啦。

聽說英皇陳嘉樂只是客串﹐都搏到入廠﹐最後cut剩五分鐘不夠。殷鑑不遠﹐香港人會不洩氣﹐不想做觀眾﹐不想做軟腳龜﹐想下場勇武搏殺嗎?恕不看好。

27 July 2015

一切都已written on the wind ------ 談方育平《美國心》

《美國心》可能是第一部港男港女電影。連最後的英文credit﹐都係女主角(Christine)排先﹐廢男排後。

片初男女主角各自接受導演訪問﹐條女談現狀如何辛苦﹐未來要如何籌謀(前瞻)﹐條仔則講童年成長陰影﹐被父母拋棄(回溯)。兩相對照﹐編導的觀點已很清楚﹐ 條女面對現實﹐比較「成熟」﹐條仔則陷溺過去﹐成長不過來。

男主角到寫字樓返工﹐無心工作﹐用打字機亂打字﹐令人聯想到《閃靈》的Jack Nicholson﹐無法長大的精神病童。編導好想引導觀眾對戲中人產生特定印象: 呢個港男就係一條廢柴。

方育平是control-freak

《美國心》用的手法﹐比《半邊人》複雜﹐是訪問、模擬戲劇、實錄式紀錄片混合。有趣的是﹐感覺反而好假﹐比《半邊人》假好多。究其原因﹐正是「真實」跟「戲劇重現」相對照下﹐虛假的感覺反而更強(即係唔似真)﹐連「實錄式」的片段﹐都看得人滿腹疑竇﹐有造假的疑惑。

呢套野見到方育平的毛病﹐事實佢係好堆砌﹐好manipulative﹐佢對人物有強烈的愛憎和價值判斷﹐好anxious用戲劇性的電影效果(極多close-up鏡頭﹐重有快速變焦)﹐控制觀眾的感受。他卻喜歡扮客觀﹐扮超然﹐對一切都沒有定見。

由此觀之﹐方氏跟今日的香港左膠不無相通之處﹐明明有立場﹐卻喜歡製造迷霧﹐令人無法作清楚判斷﹐於是可以解釋﹐典解佢好喜歡用開放式結局﹐一切皆見仁見智﹐不可預料。《美國心》見到他底創作手法和intention﹐跟他想探索的電影實驗(倣紀錄片真實類型)﹐形成衝凸。

港男無能﹐港女無義

所謂「公路電影」﹐通常有人在旅途﹐跟各種未知的人物、情景、命運遭遇﹐然後對生命處境重新思考﹐克服各種心理障礙﹐調子是向前﹐keep moving forward的。

依此定義﹐《美國心》其實在假扮公路電影。

電影開頭是攝影隊跟港男港女﹐在美國公路塞車﹐下一場就直接返回香港﹐男女主角訪問﹐回溯二人離港前的婚姻生活﹐開始各段不依時序的模擬戲劇﹐最後半小時先返回美國的實錄式片段﹐大部分是攝影隊跟男女的瑣事chit-chat。

跟西人「公路電影」比較﹐《美國心》其實並無探索真情實感之心﹐反而更想present編導對當時男女關係的看法(如鼓動觀眾鄙視意志軟弱的港男)。

即係方育平迴避了跟隨港男港女邁步向前﹐探究他倆在美國的遭遇﹐從中發掘真實的情感﹐反而通過將二人香港婚姻生活作戲劇模擬﹐向觀眾編造符合方氏定見的港男無用、港女無情的犬儒世界觀。

全片唔依線性時序﹐亦非角色心理活動﹐完全是依編導的喜好而編排﹐是故他對人物及敘事形式的manipulate﹐例如想怎樣向觀眾塑造人物的克板形像﹐就更明顯。例如上一場講港女去深圳墮胎﹐下一場就接港女帶屋企隻狗去睇醫生。港女冇仔生﹐養隻狗代替﹐很清楚的戲劇上的irony﹐都唔駛露骨到咁o卦。

最後十五分鐘﹐手搖鏡拍攝攝影隊跟港男港女於美國生活﹐開party唱歌﹐慶祝農歷新年﹐完全無厘頭、莫名其妙﹐剪晒都不相干﹐但置於方育平的創作動機﹐但有將真假混同﹐誤導觀眾的效果﹐即是用最後的「紀實片段」(美國開party)的真實感﹐誘使觀眾以為電影前部分的「模擬戲劇」﹐是真實的﹐然後接受了編導對戲中人的價值判斷(例如男主角是廢拉)。

Just like Weather

《美國心》最耐人尋味是後半部﹐攝影隊於美國公路紀實片﹐加插一段方育平跟男女主角酒店睡房一同的訪問。

條片非常長﹐差不多完全是港男自白。對照番前半部就明﹐方氏明明好鄙視呢條港男﹐典解會畀佢solo:
因為他的自白(「不會於美國久留」)﹐跟片初他的說法(「好想去美國找機會」)﹐係完全矛盾﹐完全contradictory﹐編導根本想他自暴其醜﹐想觀眾覺得佢天真幼稚﹐個性軟弱﹐無個人意志﹐自己都唔知自己想典。

於是明白戲名Just like Weather﹐與其話講緊造物弄人﹐命運的無法自控﹐不如講其實係方育平給港男的隱喻: 五時花六時變﹐你知唔知自己做咩春架﹐廢人。

根據日本卡通《涼宮春日》﹐以至張柏芝歌曲《任何天氣》﹐Weather通常係「陰性」的隱喻﹐《美國心》將之倒轉﹐用來攻擊港男無能用。

但《美國心》也就僅此而已﹐因為方育平見識上的偏狹﹐佢無法進入人性陰暗的角落﹐其極只限於調侃﹐只算是satirical的筆觸﹐無法令觀眾對之同情﹐跟戲中人有感通。故《半邊人》能令人感動﹐《美國心》不能﹐極其量只像旁觀兩條盲毛登上twin peaks之間的吊橋﹐進退維谷﹐不上不落﹐而生可憐又滑稽的感覺。

對比同年侯孝賢《戀戀風塵》的結局﹐阿公和阿遠﹐仰觀風雲變色﹐其境界高下﹐《美國心》係天差地遠了。

除了失敗﹐只有失敗

新觀眾看畢《美國心》後﹐總會問同一個問題: 呢對男女後來典樣?

Model Answer是:據說電影公映時已經分手。

觀眾洞若觀火﹐看得分明﹐除了懶得回答﹐再答只顯得自己愚蠢之外﹐也愈來愈覺得﹐根據方育平的presentation﹐用戲劇重現他們的心理和個性缺憾﹐這對港男港女一直貌合神離﹐港男無能﹐港女周圍勾三搭四﹐他倆(傳說中)的離異﹐不是夢想成真﹐完成了(編導想他們達成的)自我實現嗎?

港男港女的失敗﹐已經written on the wind﹐編導明明千方百計想佢地分手﹐卻假扮開明﹐畀一個曖昧不明的開放式結局﹐給觀眾一個不設實際﹐幼稚的幻想。於是我更見到方育平的虛偽。 《美國心》是《半邊人》後﹐另一部宣揚失敗主義的電影。

25 July 2015

將美少年變成一幅畫 ------ 談同性戀電影《流離所愛》

看了一套推銷同性戀婚姻的《流離所愛》﹐跟陳雲議論同性結婚的爭議性文字對照﹐頗堪玩味。

兩個六七十歲的老人男同性戀﹐玩結婚﹐大鑼大鼓﹐貼晒相上facebook公告天下。結果可以預料﹐性戀被任職的天主教學校辭退﹐流離失所﹐苦不堪言﹐卻安貧樂道﹐不改其志云云。

爾雅男同志

《流離所愛》跟一般燥狂﹐喋喋不休的同志片不同﹐由頭到尾都配古典鋼琴音樂﹐柔情似水﹐節奏不徐不疾﹐人物常常背光而立﹐窗邊還掛一幅搖曳不定的白色薄紗﹐像霧又像花。

片中兩名老人男同性戀﹐一位是油畫畫家﹐一位是鋼琴教師﹐氣質溫文(其他異性戀者往往粗口橫飛﹐發狂罵人)。古典音樂的平正典雅﹐除將男同性戀「正典化」(即跟傳統西人文明不悖)﹐更有替片子set個斯文淡定的tone﹐任外間狂風暴雨來襲﹐我皆不慍不惱的效果。最別致﹐老人男同志指導美少女彈Chopin﹐少女彈法不依常規﹐是「我的interpretation」﹐老同志直斥其非﹐ ------ 同志反而成了傳統的「衛道者」﹗

男同志肚裡墨水何其多﹐舉一例:
Rave Party中青年問老人同志﹐「你在等什麼?」
老人答: 「我在等台上樂團琴聲漸息﹐等舞台帷幕徐徐下降」(大意)。
(武評:這其實是人話嗎?)

細佬舉不起

《流離所愛》的要點﹐其實是將主流對男同志的stereotype了的定見﹐總是專業人士、青年才俊、喜歡健身、跑馬拉松﹐以至令人厭惡的「特色」﹐如自毀成性、性濫交、bitchy、燥熱瘋狂之類抺去﹐王家衛《春光乍洩》的男男肛交﹐主奴權力關係﹐公廁尋花問柳等等﹐本片一概不會出現。

編導用心﹐其實是將「同性戀」日常化﹐將同志代換成「老人」、「窮人」、「無家可歸」、「分飛燕」﹐以至最最要的﹐「普通人」﹐「斯文人」﹐「好人」。

觀眾由頭睇到尾﹐其實唔覺呢兩位係「同志」(或曰係咪同志根本不相干)﹐呢兩位肥腫不分的伯爺﹐不過係一般令人憐憫的窮苦人家而已。電影談男同志玩結婚向主流「挑機」﹐根本是政治電影﹐編導卻將「戰鬥」色彩褪去﹐加料泡製「小眾」慘被主流逼害﹐朝不保夕的幻覺。

兩位伯爺﹐日日與藝術為伴﹐跟俗世格格不入﹐一往情深﹐從一而終(悔罪曾經偷食其實是以退為進)﹐性行為極限是接吻和拖手﹐連邊個老公老婆都分唔清楚﹐抺去所有現實利益計算(如法律遺產繼承之類)﹐這兩位阿伯﹐事實跟「性無能」差不多﹐遂對「恐同」觀眾沒有攻擊性。簡直有Platonic Love的幻覺。

因為是fantasy﹐男同志唔吹蕭又唔玩後庭﹐所以主人公只能是七老八十的伯爺公:
去公廁畀錢叫道友吹蕭﹐都要下面細佬舉得起先得o架﹗

扮可憐竊權

《流離所愛》的旨趣﹐其實是扮可憐。一對同居幾十年的老人同志﹐為虛榮玩結婚﹐卻未見高潮已出精。

「早洩」之後﹐就擺個被逼害﹐搏同情的pose。而沒想二人過「婚姻」所以失敗﹐可能不過是自己誤判形勢。樓市投資失敗﹐要寄人籬下﹐則做個白吃白喝的無恥食客﹐神憎鬼厭﹐日夕要睇人面色﹐實屬正常﹐是自己要接受的惡果。

Marisa Tomei演異性戀小說作家﹐在家工作﹐老人同志以長輩身分寄居﹐不識趣﹐大嘴巴嘩啦嘩啦﹐伊聽到耳裏﹐心煩意亂﹐末了大爆發﹐能說錯的是女人嗎?人家簷下過﹐那可不低頭﹐慘被後母逼迫的Cinderella都識啦。寄人籬下就要檢點言行﹐不過是最起碼的自律而已。

同志鋼琴家於天主教學校教音樂﹐他底同性戀身分﹐人所共知﹐相安無事﹐低調結婚亦無不可﹐人們未必恭喜﹐至少都不置一詞。此君偏要大張其鼓﹐公告天下﹐於是被校方藉詞「免去職務」﹐自毀職途﹐亦只是自討苦吃。

搏炒亦無妨﹐求仁得仁。惡果受不了時﹐就咪扮可憐啦。

此片tricky在﹐因為兩位男同志是老人、孤苦無依(說說而已﹐肚滿腸肥﹐得閑睇戲﹐何來困苦?)﹐於是觀眾就要接受、「包容」他底種種無常識的任性行為(如侵擾他人私人生活、私人空間)。如反唇相譏﹐又怕傷了老人家底脆弱心靈﹐又玩泪流披面。

編導替老人同志塑一個飽受壓逼的弱者、書生形象: 我好可憐﹐唔識講粗口﹐你咪撚攻擊我。以自己「弱勢」﹐是「少數人」﹐以「平權」為由﹐竊奪更多權力﹐呢一套﹐其實咪幾似左膠。

美少年繪畫

《流離所愛》除了一對老人男同性戀﹐還有一條副線﹐Marisa Tomei獨子及他朋友﹐兩個關係曖昧的美少年。

編導設計一老一少兩對同性密友﹐作用並非映襯﹐反而想折射異性戀者潛藏的恐同情結:Marisa Tomei好怕獨生子被老人同志「教壞」﹐變成基佬﹗

編導繼續利用異性戀者的恐懼﹐編造理由﹐替兩位老人同志的愚昧、無能、自我中心開脫。彼等被「欺負」﹐自己並無責任﹐所有壓逼﹐都來自異性戀的誤解和狹隘。

電影最後的餘韻﹐老人登上天台﹐替疑似同性戀﹐穿白色背心的美少年﹐畫了一幅肖像畫。早晚各人肉身都要灰飛煙滅﹐化成白骨﹐但這幅美男畫像﹐卻依然長存。

老人將美少年畫成油畫﹐裡面的情調﹐除了自憐﹐還是自憐。

有些影迷一邊看﹐或許會想起法斯賓達縱情激越的電影﹐為《流離所愛》的溫吞水搖頭。也說不定想起維斯康提的《Death in Venice》﹐老年人見到美少年的光輝﹐為之痴迷﹐為自己行將就木﹐又皺又醜的肉身﹐覺得自慚形穢。

美好的生活、不朽的肉體、不枉到人間活過一場的率性﹐只懂自憐自怨的自戀狂﹐其實又怎會明白﹐怎配得到呢﹐唔化。

21 June 2015

賈樟柯是危險人物 ------ 講兩句《光陰的故事-台灣新電影》

講兩句《光陰的故事-台灣新電影》

一、

「台灣新電影我覺得它也是一種電影工作的生活方法﹐悲情城市產生的前後﹐對這一類電電影的需求......一種電影生活方式消失了﹐可能我們要留戀的﹐是一種生活方法吧」

以上來自一位中國導演﹐據說在談「台灣新電影」。不妨認真諗下﹐你真係明佢想講咩嗎?
講了一堆這樣的話的(重有很多)﹐是賈樟柯。

對比阿比察邦﹐直講台灣電影形式對他的啟發:「記憶有其存在價值﹐電影就是記憶」
再對比是枝裕和﹐談及日治時代父親居台生活:「......童年往事這就是我想拍的電影」
意思清楚﹐簡單明確。

淺野忠信直講跟侯孝賢合作經驗﹐而又有個人見解﹐更精彩。

兩相對照﹐觀眾可以見到中國藝術家的虛假﹐無法直抒己見﹐要千方百計講廢話﹐掩飾自己的真意。

最值得注意﹐賈樟柯和是枝裕和的言談﹐其實有共通之處﹐都有看新電影﹐然後感同身受之意(賈從《風櫃來的人》、是枝從《童年往事》見到自己云云)﹐不同的是﹐是枝歸結到成長、記憶、親情、歷史(到小津安二郎跟編劇工作的場所)﹐裡面有真情。賈樟柯則用人情、溫情作包裝﹐歸根結底﹐佢都係回到雙城對照的舊路﹐將「中國」跟「台灣」作一雜交式重疊(類似英治時代「香港」「上海」雙城記云云)﹐不外乎穿鑿附會﹐國家主義﹐裡面是假意。試問誰可看到中國片跟台灣新電影有何真正相通之處?

明槍易擋﹐綿裡針最難防﹐賈樟柯是危險人物。

二、

將《光陰的故事-台灣新電影》﹐跟演藝學院出品《無涯》對照﹐更有意思了。

《光陰的故事-台灣新電影》是外放的﹐想向世界出發﹐類似李屏賓記錄片﹐台灣的部分很少﹐由巴黎、Rotterdam、日本、阿根廷等等﹐最後到香港、中國。 演藝學院出品《無涯》﹐剛剛相反﹐杜琪峰的名譽﹐來自香港本土﹐來自歐美﹐跟中國無關。《無涯》由疑似「新香港人」操刀﹐則將主戰場搬回中國﹐要杜Sir跟中國混交。最後更將杜Sir連結到左膠、殖民主派的社運失敗主義﹐高唱《海闊天空》。

《光陰的故事-台灣新電影》的悲哀﹐是它始終是台灣政府宣傳品﹐貌似想向世界出發﹐結果都是要回到共匪的世界﹐由一班言語無味、虛情假意的匪類﹐狗up廢話。

最可笑是艾未未:「我在紐約第一次看《童年往事》﹐覺得很驚人﹐完。........還是再講一典嗎?」(大意)﹐根本佢咩都唔想講﹐這就是地獄鬼國的悲傷﹐不理那是什麼滿肚墨水的人﹐對人就是沒有信任﹐不僅中國人﹐連台灣人都不相信。

香港的部分亦很可憐﹐訪問羅維明、舒琪、中國人應亮。其內容之無聊﹐篇幅之短﹐令人悲傷﹐不認不認還需認﹐賣港者眾﹐香港再不自立﹐則已完全歷史任務。

三、

《光陰的故事-台灣新電影》各種訪問﹐亦令人見到世界民族性的側面:

台灣人最hea:
可能是自恃熟悉﹐完全是吹水﹐林懷民連《風櫃來的人》都講錯做《戀戀風塵》﹐照放不誤﹐真不懂編導是調侃、挑機還是怎樣。

日本人最認真:
講完。

歐洲人最鍾意書寫世界歷史:
張曼玉前夫﹐連中國片和台灣片的分別都拗一輪。

阿根廷人最無聊:
唔知up咩春。

香港人最自戀、又最自卑:
明明講台灣﹐都要踩香港片兩腳。

最後﹐當然是中國人啦﹐大部分是笑料(如劉小東講《青梅竹馬》有場戲典典典有心理意味﹐即刻播片﹐完全唔係那回事)、亂up、老屎忽。其實我無咩意見﹐因為王兵什麼的出場﹐我忍受不了﹐離場了。

02 June 2015

左膠的味道 ------ 談《深夜食堂》電影版

談《深夜食堂》電影版


福島輻射男(筒井道隆飾)

呢套野最精警是第三個故事﹐「福島輻射男」(筒井道隆)和「東京女左膠」的愛情故事。「東京女左膠」扮好人﹐去福島核災區做慈善。「福島輻射男」冚家死晒﹐本來唔接受偽善施捨﹐亦被女左膠感動。

常人一見﹐就知是左膠的浪漫﹐如林輝去西藏﹐周澄去非洲﹐只是免費旅行﹐自high做戲。典知輻射男咁純情﹐對女左膠暗生情愫﹐拋棄一切﹐上京搵條女。女左膠一見到佢﹐二話不說﹐立刻閂門反檯。精警是餐廳最後攤牌﹐女左膠同輻射男講﹐
「你重留o係度做乜春﹐典解你唔返鄉下?」(大意)

對照番第二個故事﹐鄉下廚師(多部未華子)所以能留o係東京﹐因為年輕、靚女、有實力(廚藝)、有人事(食堂Master)﹐佢有本事o係東京搵到食。而同樣是鄉下人﹐「輻射男」年老、無能、樣衰﹐來自核災區﹐窮人本身就是原罪。

結局多部未華子煮一煲鄉下地道美食﹐跟食堂友人分甘同味﹐互相感傷一番﹐便直見《深夜食堂》深層主題的「階級性」:
懷鄉Nostalgia其實是一種上到位﹐「資產階級」的浪漫﹗最陶醉的﹐不是戲中人﹐反而是入場羅定紙巾﹐準備大哭一場的觀眾。 「輻射男」就沒資格傷春悲秋了(死番鄉下啦廢柴)。

鄉下的味道

要知道﹐深夜食堂的要旨﹐其實是「東京夢碎」﹐異鄉人留徙京城﹐用虛假的人情來自我療傷。出入深夜食堂的人﹐都是東京的邊緣人 (人妖、變性人、老處女、業餘歌星、脫衣舞孃等等)﹐午夜時分﹐來食「鄉下」餸菜﹐反樸歸真的味道。

清醒的觀眾會反問﹐咁留戀「鄉下」的「味道」﹐咁你地做咩又唔番歸?

窮苦人寧願留o係東京磨爛蓆﹐呢個心理﹐其實類似六七十代逃避共匪﹐南來香港的中國人。「鄉下」、「中國」、「六四」、「李旺陽」什麼的﹐其實是幻境﹐是畀佢地憐憫的目的物。呢班人今日五、六、七十歲﹐肚滿腸肥﹐永不厭足﹐又唔肯死﹐只能繼續戕害土生土長的年輕人﹐要他們繼續做順民。「愛國」云乎哉﹐亦只是自欺。你叫佢地燒左本外國護照﹐賣o左西灣河、大坑、何文田層複式﹐帶兩o急美金返上去踎兩o野﹐下世都咪搞。

深夜食堂Master的名句: 你想食咩﹐我識煮都可以幫你做(大意)。

有趣的是﹐Master並冇問「福島輻射男」想食咩﹐就煮咖喱飯。

呢個係諧謔的極致:
女左膠未去福島濟貧前﹐叫Master教煮咖喱﹐然後去做畀班災民食。但女左膠自己去深夜食堂﹐卻絕對唔會再叫「咖喱飯」食。「咖喱飯」本來是戰後窮苦人家的填肚的劣質食物﹐女左膠食飽無憂米﹐帶去福島﹐將之混雜了「東京」的味道﹐「左膠」的味道。當女左膠回歸東京﹐佢唔會再叫「咖喱飯」﹐因為那已混雜了「窮人」的味道﹐「輻射」的味道。

「福島輻射男」食一口Master煮的咖喱﹐就食出了女左膠的味道﹐偽善的味道。這碟飯﹐就是Master的警世銘言:
東京不屬於你﹐女左膠不屬於你﹐周澄、葉寶琳、鄧小樺畀o左你﹐你都要喊三聲。阿腥﹐都係返歸啦﹐「深夜食堂」﹐不過是bourgeoise食飽飯冇o野做﹐自製的幻象。

「福島輻射男」坐著旅遊車﹐暢遊東京﹐看淺草雷門﹐看東京鐵塔﹐然後夢醒。

笨金魚

「福島輻射男」由筒井道隆飾演﹐而 第一個故事的「大和拜金女」﹐由高岡早紀飾演﹐這一男一女﹐正是導演松岡錠司處男作﹐《笨金魚》的組合。

望月峰太郎原作漫畫﹐《笨金魚》自我中心的中學男女﹐廿多年過去﹐筒井道隆和高岡早紀其實並無改變﹐依然自以為事﹐無法與人溝通﹐建立正常關係。

進入大人世界後﹐志大才疏﹐他們繼續追求所謂愛情﹐更被階級分歧左右﹐潰敗告終。呢個先係《深夜食堂》的中心: 無法回歸正常人生活的「畸型人」﹐如人妖、如老處女﹐去深夜食堂自我陶醉﹐飽食吹水﹐圍爐取暖﹐翌日夢醒﹐他們的生活﹐其實大都不會有什麼改變。找不到自己的身分﹐食堂只是他們逃避現實的場所﹐然後追求永不可能得到的幻覺(人妖想得到黑社會的愛情、老處女想到純愛)。

第一輯第四集的變性人(男人變女人)﹐反而得到愛情(男女食納豆接吻﹐兩張嘴痴到實)﹐不為什麼﹐因為佢肯「切J」。手起刀落﹐不曖昧﹐不拖拉﹐做得徹底﹐劃清界線﹐於是佢得到屬於自己的尊嚴、身分。

其他人(點玉子燒的人妖等等)﹐被都市現實折磨一番後﹐到食堂﹐吃假冒的鄉下味道﹐明天睡醒﹐繼續做牛做馬﹐卻永遠都無法變成東京人。一日搵唔到自己的身分﹐即使七老八十﹐一日都無法成為大人。

「深夜食堂」可視為「東京」的隱喻﹐那只是供鄉下人自我蒙騙的修羅場。福島建核電廠﹐供東京人荒淫縱欲﹐是鄉下人被國家主義rip-off的現實﹐「福島輻射男」東京夢碎﹐回鄉就是覺醒的第一步。

「福島輻射男」望住東京旅遊塔無言﹐最後決定踢爆左膠﹐面對現實。松岡錠司遂寫下《深夜食堂》清醒﹐cynic﹐最完滿的註腳。

30 May 2015

「我拍住心口,不可不可再失敗」 ------ 講兩句《監獄風雲》(1987)

《監獄風雲》(1987)


冷劍熱血

今日重看﹐印象深刻是周潤發第一場戲﹐倒出一膠袋日用品﹐有本武俠小說《冷劍熱血》。
發哥典解咁照住梁家煇﹐就因為俠義﹐類似癲狗所謂濟弱扶傾。

西片《月黑高飛》﹐斯文人Tim Robbins踎監撐得住﹐因為有特殊才能(知識)。梁家煇做老襯﹐不過是柒頭、蛋頭﹐發哥咁照佢﹐因為斯時香港電影仍有俠客精神。

發哥並非持劍衛道﹐而係新派武俠﹐不求名利﹐閑雲野鶴﹐為生存﹐必要時使出雷霆一擊 。拚死打到成身血污﹐但在「香港」這最大型的監獄﹐卻再無瀟灑走一回﹐退隱江湖的活路。

「忍一時風平浪靜﹐退一步海濶天空」﹐發哥刻於水飯房的銘言﹐原來是老屎忽「童子軍跳彈床」(是鳩彈彈)﹐但忍無可忍時﹐奮勇還擊﹐打﹐反而最理性的決定。

而勇武抗爭﹐係要付出代價o既。


海闊天空

一班監躉(黃光亮、大咪等)﹐結黨營私﹐中心係自己利益﹐亦有「大睇住細」的人情、友情、義氣﹐曲中有直。

於是結局播出《友誼之光》﹐並不肉麻﹐即使重會之日根本渺茫到極(有反諷意味)﹐但曾有一刻﹐人與人之間有真情作底色。只要有過一分一秒﹐即是eternity。

同樣唱「海潤天空」﹐發哥以武犯禁﹐後果是踎多十碌八碌; 香港令人窒息﹐家駒到日本 「海闊天空」﹐結果則是死於非命 。

「今天且有暫別﹐他朝也定能聚首」最完滿的後續﹐是﹐「仍然自由自我」﹐「那會怕有一天」﹐ 繼續踎監﹐「只你共我﹗」


家駒@東京

無聊時up o下up o下﹐想不到寫了我的生日感言和願望﹐明天又近死期一步﹐要做有用的事。天助我也﹗

以上。

22 May 2015

野島伸司愛的教育 ------ 談日劇《哥哥扭蛋》

《哥哥扭蛋》

呢套o野講小學女生好想有個哥哥﹐去「扭蛋」﹐扭個「哥哥」出來﹐然後集集換畫云云。

最好笑﹐除了「扭哥哥」﹐重有「扭姐姐」機﹐但一直唔畀用 ------ 其實淨係「扭姐姐」三個字﹐已經要禁播啦。
「姐姐」唔畀扭﹐最深層的理由﹐人類道德有保護「弱者」的反射機制﹐扭個「姐姐」出來﹐玩完唔啱就丟﹐集集換人﹐觀眾即刻會覺得不安。就算男女強弱關係已經逆轉﹐但女人有需要的時候﹐都係好anxious想做「弱者」﹐而從男人身上﹐榨取更多利益。

類似香港的男同性戀吧﹐好鍾意搶佔受人「壓逼」的高地。
唯有反串﹐做番「可憐了家嫂」的角色﹐幻想晚晚畀「恐同」人士鞭打﹐基佬先覺得開心。

愛的教育


孌童二人組:Toy和美子

《哥哥扭蛋》小學女生幾乎是上帝﹐創造一個一個「哥哥」﹐替他們取名字﹐但造極都唔啱使﹐一直得不到真愛﹐因為她依然念念不忘自己第一個創造物: 桀驁不馴﹐不肯下跪的美少年Toy。 典解一路造唔到啱既男人呢?因為男人奴性好重﹐只想做奴才﹐做走狗﹐只識獻媚﹐女人典會對你有興趣呢?咪蝕底左畀你o羅﹐玩兩o野冇拖冇欠就走啦﹐你班廢柴。

小學女生只想要反叛的Toy﹐其原理像先民古老神話﹐模範學生悶到嘔﹐如來佛祖最愛孫悟空﹐極權者最疼愛叛逆的不肖子。亦一如初戀﹐往往無疾而終﹐因為得不到名分﹐得不到對方的肉體﹐於是永懷回憶。

套回香港現實﹐中國共產黨最想得到的﹐當然不是何韻詩、陳景輝、舒琪什麼的﹐而是黃毓民、黃洋達、尤其是陳雲。

美少年Toy不同只識獻媚的庸眾﹐佢識反其道﹐做番「抖S」(施虐者)的角色﹐即係將高高在上的小學女生﹐拉下神壇﹐變番成「抖M」(受虐者)。Toy一直唔向小學女生稍加辭色﹐手仔都唔肯拖﹐感情似有若無﹐呢個先係最適當的距離﹐畀女人入番「弱者」的角色﹐有自己受盡委屈的感覺(只是感覺﹗)﹐明明大權在握﹐依然有得不到愛情﹐流下裝飾的眼泪﹐病態的快樂。

呢個正是野島伸司式的犬儒:
得不到的先係真愛﹐因為「愛」這個字﹐男女手仔一掂﹐就化成輕煙。
如來佛祖想握緊拳頭﹐將悟空捉在手裡﹐但悟空拒不就範﹐佛祖手掌愈查愈緊﹐就查死佢架啦﹐if u love someone﹐set him free﹐愛像悟空撒於如來手掌的一泡尿﹐只是觀賞物﹐一掂就冇。觸不到的先係戀人。

孌童


好變態的Gacha Gacha

《哥哥扭蛋》主角係幾個小學女生﹐畫面美術奇幻(日式Harry Potter)﹐情節呆滯﹐重重複複﹐演技幼稚﹐很似兒童趣味﹐但tricky 之處﹐套劇根本唔係畀小學生睇既(深夜日劇典睇呢?)﹐目標觀眾﹐反而是「大人」﹐毒撚、孌童癖和宅女、深閨怨婦﹐一把年紀的女人等等。大人看此劇﹐不論如何包裝﹐目的就是為了享受孌童。所謂「孌童」﹐意淫目標不僅是小學女生主角﹐重有扭出來的一個一個「哥哥」(Johnny's事務所一浪接一浪﹐歌精舞醒的中性少男偶像)。

假如寶塚的底色﹐是玩女同性戀(任劍輝o個隻)﹐Johnny's事務所由始至終﹐就是一家意淫少男的兵工廠。《哥哥扭蛋》意在言外﹐其實在走私快感﹐雙重孌童(小學女生和Johnny's的未成年少男﹗)

觀眾偷偷意淫兒童﹐享受變態快樂。但套回野島作品context﹐就明白孌童不過是嘩眾﹐深層意義﹐還是通過沉迷兒童的肉體﹐追求純粹的愛。

大結局美少年Toy想跟小學女生接吻﹐卻被女方拒絕。含意很清楚: 孌童的beauty﹐不在生澀、無經驗、開苞﹐而在兒童性意識未覺醒。小學女生拒吻﹐除了肉體未ready﹐根本在拒絕肉慾﹐不想失去心靈的純真。一如Adam & Eve﹐吃了禁果後﹐就要為自己的赤身露體﹐為自己的原罪覺得羞恥。

Johnny's 事務所的美少年美學﹐與其說是少男肉質緊緻、歌精舞醒 (對照呆望電視機男女觀眾的肉質鬆弛、人老珠黃)﹐倒不如說是販賣緊永恆不變的純真﹐永遠不想吃的那顆禁果。小學女生跟美少年﹐一直發乎情止乎禮﹐用兄妹血緣的道德關係﹐作拒絕腐化的禁鎖﹐於是他們可以一直跟大人的淫欲、畸邪、嫉忌、變態、控制欲絕緣。

因為保持距離﹐於是二人到達Platonic Love的彼岸。

「哥哥」永不長大﹐年齡永恆不變﹐於是保持純真﹐亦是《哥哥》最精妙的設計。

小學女生創造的「哥哥」﹐一日未簽「兄妹契約」﹐永遠17歲﹐徘徊於成年跟未成年的邊緣。於是「扭旦哥哥」可視為小學女生「初戀」的隱喻:
女童一日一日長大﹐週圍溝仔﹐無所不為﹐到開到荼靡﹐變成殘花敗柳時﹐回望初戀對象(扭旦哥哥)﹐竟然仍是數十年前那個兒童、少年的純真形象(永恆不變)﹐試問這是女人何其浪漫﹐又何其扭曲的變態幻象 。呢個可能先係日本文化愛美少年、美少女的根源。
扭蛋場管理員哥哥「零」的悲劇﹐永恆不老﹐苦苦等候少女回頭。而少女已不再是少女﹐身心皆腐敗﹐一切欲挽無從﹐一如賈寶玉的名言﹐已變成死魚的眼睛。

亂倫


永遠不老的美少年「零」﹐見證愛情的幻滅

小學女生跟美少年Toy一路玩曖昧﹐互相心有靈犀﹐肉體卻若即若離﹐其實即係《同一屋簷下》酒井法子和江口洋介的變奏﹐用偽兄妹關係﹐來玩「暗交」﹐柏拉圖式戀愛。典知最後殺出個程咬金﹐美少年真係標個親生妹妹出來﹐咁小學女生想扮兄妹﹐都冇行啦。

《同一屋簷下》酒井跟江口一對無血緣關係的兄妹﹐因手術而輸血﹐有過一刻血液混同﹐於是產生了親生兄妹的幻覺﹐即是用「親情」﹐偷換男女的「愛情」﹐而證明了二人之間的「愛」。

呢個也即是野島伸司作品中心:
男女之愛只是自欺﹐世間無愛。男男女女不斷尋找﹐皆失望而回﹐找不到無條件的愛﹐於是最終要回歸親情(父母、兄弟姊妹)﹐由假借「亂倫」﹐而找到「真愛」的憑據 (父母兄弟姊妹間自然有真愛﹐而無需去驗DNA證明)。

始於《高校教師》﹐野島作品都講禁忌之愛﹐自戀、父女戀、師生戀、母子戀、生死戀﹐皆向著一同毀滅之路前行。野島咁obsessed with 亂倫﹐是想通過自然而然、無條件的親人的愛﹐而去到真愛的彼岸。近親相姦所以犯忌﹐與其說是毀壞人倫﹐倒不如說是凡夫俗子只是葉公好龍﹐真愛來了﹐其實受不了﹐因為倒映出本人的自私、不徹底和心靈污穢。

男女「愛」最講條件、維護個人利益、講究均衡對等。

《哥哥扭蛋》小學女生集集換「哥哥」(唔啱feel就人道毁滅)﹐有集扭到個廢柴哥哥﹐小學女生懶好人﹐猛鼓勵佢﹐但到最後要簽約做真兄妹時﹐小學女生就唔肯﹐即刻反檯﹐因為「同情」不是「愛」﹐憐憫也不是愛。Unconditional love﹐同「職業無分貴賤」一樣﹐都是大人偽善的騙局﹐小學生都唔信啦。因為唔信﹐所以永遠得不到真愛 (而血緣關係的本質﹐就是無需問﹐只要信﹗)。

小弟僭越﹐寫野島伸司愛的教育最後兩句:
要得到真愛﹐與其盲摸摸亂溝仔/女﹐不如回歸母體﹐搵你阿爸、阿媽、哥哥、姐姐。
此城無愛﹐有情皆孽﹐痴男怨女尋尋覓覓﹐只是徒然草。

10 May 2015

香港片的新失敗主義 ------ 講兩句《全力扣殺》

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, and I
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,
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.
~Robert Frost

呢套o野講明﹐要「獻給所有努力不懈的失敗者」﹐戲裡戲外編導不斷洗腦式重複﹐即係叫觀眾入場前有晒心理準備﹐入去「失敗」﹐接受「失敗」﹐享受「失敗」。

《打擂台》都識包裝下﹐結局quote洛奇第六集(It's about how hard you can get hit and keep moving forward)﹐模糊化「成功」和「失敗」的定義﹐《全力扣殺》直情赤裸裸歌頌「失敗」﹐香港片變成咁﹐真係令人吃驚呢。

一開場﹐班廢柴組間羽毛球會﹐叫「同好」會﹐即係大家聯誼﹐打番幾圈衛生麻雀﹐輸贏都唔好上心﹐玩o下者﹐駛乜咁認真?

假扮香港人

此片很一貫﹐合符香港大勢﹐想混淆「中國人」和「香港人」的分際。林敏聰飾演一個隱居香港﹐來自中國的過氣羽毛球高手﹐鄭伊健、何超儀等一班本土廢人﹐則向他拜師學法。

林敏聰一貫TVB獎門人演出﹐口若沿河﹐牛頭不對馬嘴﹐觀眾覺得很自然﹐呢個先最危險:相對Teddy Robin﹐呢條友根本唔係「香港人」﹐但觀眾已完全沒有感覺。

回看金像獎﹐「新香港人」連「蕭小姐」都唔明﹐會識講林敏聰的粗俗香港俚語嗎?

《五個小孩》用中國新移民、少數族裔兒童假扮「香港人」﹐此片更進一步﹐顛而倒之﹐利用林敏聰的「本土性」﹐作「新香港人」的代表。

假如林敏聰即是《打擂台》的Teddy Robin(港產邵氏武打片的承傳)﹐佢一直潛伏﹐由睡夢中甦醒﹐作香港廢人的師長﹐則含意更深遠了(「香港人」身分的雙重竊奪﹗)。

全力去失敗

《全力扣殺》最tricky是羽毛球決賽﹐「新香港人」林敏聰應該hea打﹐拖延時間﹐等班廢柴番來﹐典知佢都係忍唔住出手﹐「全力扣殺」﹐天國變成地獄﹐由勝變敗﹐。

於是明白戲名《全力扣殺》﹐並非明知必敗仍然全力而戰的意思﹐反而有反諷、弔詭的意味。編導反而用林敏聰的衰衝動、貪勝不知輸﹐講緊「全力」未必好架﹐愈盡力愈失敗﹐失敗是必然的結局﹐失敗都未必唔好﹐努力過就值得歌頌﹐所以香港人要接受失敗。

戲中何超儀一隊羽毛球隊的淘汱賽過程﹐亦計算到極﹐對手首先是「差佬」、跟住是少時「宿敵」﹐最後是新界「土豪」﹐好似好「本土」﹐睇到尾先明﹐一切都是替最後「香港人」跟「中國人」和解而鋪路:<> 最後何超儀球隊﹐竟然要跟中國國家隊現役世界冠軍﹐打場友誼賽﹗

用番Rocky的隱喻﹐即是洛奇第三集結尾﹐史泰龍(現役拳王)和Apollo(過氣拳王)談笑間﹐打番場open ending的友誼拳賽﹐勝負又who bloody cares?
《全力扣殺》惡毒在﹐個設計剛剛倒轉﹐由「香港廢人」對「中國世界冠軍」﹐即使是友誼賽﹐除非中國特色打假波﹐誰勝誰負不是清楚不過嗎?

理性地講﹐友誼賽何來輸贏? 至此《全力扣殺》終於到達超乎勝敗的頂峰。519香港足球隊作客淘汱中國﹐無記憶的香港人當然不會記得﹐也無興趣慶祝。 這就是《打擂台》「唔打唔會輸﹐要打就一定要贏」﹐發展到此片﹐要向「努力不懈的失敗者」致敬的意思了。香港同中國打友誼賽﹐根本就叫你唔咪鬼打啦。更何況﹐一班3、40歲的廢柴﹐典夠現役世界冠軍打?咁就更加要畀的掌聲自己﹐向「努力不懈的失敗者」致敬啦。

左膠有眼光

咩叫「失敗」?失敗是光榮還是恥辱?

失敗當然是恥辱﹐但我接受﹐因為我要與人不同。用番體育作喻﹐80年代法國隊、巴西隊參加世界杯﹐都失敗而回﹐但佢地仍然是beautiful loser﹐因為佢地唔止要贏﹐重想踢好波。今日仍有人記得佢地﹐唔係因為「努力不懈」﹐而係因為好睇﹐與別不同﹐佢地要走一條不一樣﹐the road not taken的路。

典解左膠咁支持《打擂台》﹐看了全力扣殺我明白了。

你真係以為《打擂台》係叫你「打」咩?其實你睇唔明結局﹐阿伯梁小龍打到仆街﹐大笑一輪﹐其實電影係叫觀眾接受失敗﹐或將「失敗」偷換成「階段性勝利」﹐然後keep moving forward。而天曉得﹐moving forward的前方﹐是天國還是地獄。

跟《打擂台》一樣﹐郭子健的設計﹐都係搵個遠無人煙的偏遠地方﹐叫一班老人、廢柴、垃圾﹐與世隔絕﹐亂搞一通﹐然後安然接受失敗﹐哈哈哈狂笑一輪﹐第日訓醒﹐繼續輪迴﹐過他們與世無爭的生活(所以開場地彥商收地什麼的﹐後來都不了了之)。

《全力扣殺》則提昇到「國族」層次﹐到了「香港」和「中國」對峙的層面﹐打場友誼波﹐雜交之後﹐就種族混和﹐無分你我(跟合拍片、林敏聰做「新香港人」原理相若)。

左膠擁戴《打擂台》﹐除了擁抱失敗﹐喜歡失敗﹐最終極的目標﹐還是世界大同﹐愛與和平﹐無分中國和香港﹐誰是你誰是我。《全力扣殺》最後的羽毛球友誼波﹐無勝負心﹐無分別心﹐無血無汗無淚﹐去除一切暴戾﹐不是左膠的終極理想嗎?

29 April 2015

走狗的bad faith ------ 講兩句四維出世的毒計

Beware that, when fighting monsters, you yourself do not become a monster... for when you gaze long into the abyss. The abyss gazes also into you.
― Friedrich Nietzsche

年度藝術家獎一事﹐以林超賢領獎告終﹐不出所料﹐睇得出四維出世設局害人的﹐幾乎沒有。最可惜﹐不少聰明網民亦沒看穿﹐反而爭先湧上圍毆林超賢﹐將《魔警》鞭撻。

表面看﹐見到香港人的馴服﹐見高拜見低踩﹐愛打落水狗。藝術發展局屬港共政治工具﹐控制創作自由﹐無恥影評人跟官方宣傳「融合」﹐全無知覺;深入談﹐則見到左膠文人經年累月合理化圍領「藝術綜緩」的宣傳效果﹐「藝術」這兩個字﹐變成影評人犯罪害人的通行證。

四維出世、家明呢班人(都係演藝學院、明報一族)﹐明明為私利﹐做極權政治工具﹐做走狗﹐想又食又拎﹐挑機玩獎項從缺(而無損他們的評審資格﹐可以年年雜交過繼權力﹐一直做下去)﹐典知香港已經變天﹐共狗勢大﹐「藝發局」不甘受辱﹐成今日亂局。

原來街邊兩狗咬嚙﹐為權力﹐狗咬狗﹐邊柒個會去分辯誰是誰非? 影評人畀共狗玩番轉頭﹐就要硬食架啦﹐咪圍圍喂自己幾個人夾埋做戲﹐叫個秘書偽造會議紀錄﹐跪玻璃又好﹐牙簽插眼也罷﹐咪一路投票﹐投到林超賢得獎﹐四四六六拆掂佢咪算o羅。

殊不知四維出世想出一條敗部復活﹐用藝術的名義﹐將林超賢變成「怪物」的妙計。

「譬如說林導演不領獎,可能他下套戲《破風》會很賣座!電影界很實際,你是賣座導演就會『畀面』你!其實我不認為(不領獎)他會有甚麼損失。」

真係政治低能的人﹐先講呢的說話。咁你不做評審﹐都冇咩「損失」﹐你又做?你真係有無私奉獻﹐大愛精神。

四維出世扮低能﹐實際密底算盤很精刮﹐他算準了林超賢為名也好為利也罷﹐不敢拒絕港共獎項﹐於是搶佔藝術高地﹐置諸死地而後生﹐俟林氏從黃秋生手上接過獎座﹐一招多殺(毀了林氏、年度藝術家獎)。他就會隱匿潛伏﹐功成身退﹐繼續他底與世無爭﹐世外高人的身分。繼續跟同路人圍埋﹐替主子撚雀。

最可憐的﹐可能是家明﹐因為四維出世爭寵、搏出位﹐明明想置身事外﹐亦仕途盡毀﹐亦被錯手「絕殺」了。

最好笑﹐呢班盲毛重要附會到沙特拒領諾貝爾文學獎﹐而眾所周知﹐沙特拒領並非因為「程序不公義」﹐跟「藝術」無涉﹐而是他要保持獨立身分﹐拒絕所有來自建制、官方(遑論一個共產極權了)的附會、政治抽水。對倒番香港年度藝術家獎一事﹐根本係一班有名有姓的「影評人」﹐為利益﹐放棄自己的對嚴﹐爭先恐後去向權力先含後啜屹籮柚。無恥的是﹐佢地重想借刀殺人。

「山下綠叢中,露出飛簷一角,驚起當年舊夢,淚向心頭落。對他高唱舊時歌,聲苦無人懂。我不是高歌,只是重溫舊夢」
胡適

上youtube看李慧玲跟影評人對談﹐最耐人尋味是30:16﹐四維世出自稱「聯署未出的時候﹐好多人會問我其他四個評審是邊個」﹐幹嗎諱莫如深﹐連評審姓名都無法公開?

尋查一番﹐發覺不無難度﹐評審五人﹐暫時只找到四個﹐四維出世、馮家明、馮慶強、麥聖希﹐第五個是誰﹐至今不詳﹐如用偵探小說的genre﹐又如日本卡通《冰菓》﹐疑人只剩四個﹐「第五個」則在空氣中、密室中﹐消失了。講起偵探小說﹐亦想起克莉絲蒂的《東方快車謀殺案》﹐偵探白羅揭開謎局﹐十幾個疑犯聯合犯案殺人﹐各自有千絲萬縷的關係。

用現實操作看﹐四維出世初時隱藏其他評審名字﹐一是逼宮(早晚有人會問其他姓什名誰)﹐二是清算(攻擊其他得寵的寵物)﹐三是給他們下台階﹐留一手活口(不能排除有日馮家明﹐會重作馮婦﹐再上仕途)。最重要是第四點﹐只要熟知香港影評人醜惡的人﹐一看就知﹐這四個人﹐背後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裙帶關係:

四維出世﹐兆基創意書院出身﹐被提攜入演藝﹐明報;
馮家明﹐年青人週報出身﹐被提攜入演藝﹐明報;
麥聖希﹐百老匯電影中心權臣﹐杜琪峰鮮浪潮合作人﹐香港粵語片研究會、電影資料館合作人﹐不斷放映無人問津﹐演藝出品(一個複雜故事、無涯等等);
馮慶強﹐另一個新興戰線﹐香港粵語片研究會要人。

將這四個人的蛛網串連起來、亂交起來﹐終站至少有一個﹐舒琪。

從這四個人的亂交網﹐見到舒琪今日的工作﹐除了上facebook﹐膠化青年影迷﹐著博士袍行灣仔金鐘影相﹐亦有將膠化主流傳媒(明報、立場新聞、蘋果)混流﹐請幾個影評名人行事﹐模糊中國和香港電影邊界(不斷提拔中國人﹐拍偽香港獨立片)﹐由「生產線」開始操控(演藝學院)﹐再串連「藝術」影院(電影中心)﹐再搭通粵語殘片的無涯路﹐控制香港電影資料館的最終理想。有文人講過﹐左膠文人是要「自己綜緩自己批」﹐最終目標﹐是「文學館長自己做」。類比起來﹐舒琪又豈無此雄心壯志?替己謀後路﹐亦屬人情人常。更何況﹐文學館云云﹐虛無縹緲﹐電影資料館一座﹐早已座於西灣河。

循此路看﹐即明近日一套爛片《花街柳巷》﹐得學院少壯影評人青睞﹐附會到香港現壯(年輕人要插死老人)﹐會激起一個舒琪打手﹐新晉中年影評人很「激動」﹐要揮棍擊之。令新晉中年影評人 「激動」的﹐恐非片子太爛﹐而是有主流影評學會影評人﹐敢公然反抗(走入青年激進觀點)﹐替香港帶來東風。同樣是「後雨傘解讀」﹐維穩片《衝鋒車》舒琪一族無意見﹐但爛片《花街柳巷》,則要第一時間喝止﹐其中種種潛台﹐亦清楚不過了。

盲毛提過馬龍白蘭度、沙特﹐小弟亦想補記一個﹐活地倫的名言: I'd never join a club that would allow a person like me to become a member.

不用可憐兮兮的「解讀」﹐裡面其實是有可貴的自尊、自重﹐以獨立於一切制度以外而自許。我是「怪物」﹐你吹咩?
用學院少壯影評人的說法﹐容我「附會」:香港人要接受自己是「怪物」﹐「小心喪失了自己的」人格﹐「本性與特色」,「對象」不是誰﹐就是「香港人」自己。

21 April 2015

《消滅港片之戰 ------ 由黃金時代得最佳電影談起》

一、許鞍華完成歷史任務

中國片《黃金時代》佔領香港金像獎﹐全民噤聲﹐人人接受(即使他們大部分都沒看過電影)﹐事實比什麼都更能見到香港電影之死。

相比數年前《打擂台》(所謂本土精神)得獎﹐左膠同仁歡呼﹐今次紅Van 全軍覆沒﹐佢地屁都唔想放一個﹐呢個見到「許鞍華」三個字的威力。中聯辦一毫子都唔駛畀﹐打手唔駛出﹐黑警唔需拔槍殺人﹐學院中人唔駛著博士袍﹐就令香港文化中心安靜地被中國人佔領﹐咁蝕幾億畀許氏拍蕭紅又何妨?簡直超值。共匪愛「香港」還是愛「黃金」?中國人多水過波多野老師呀。

回溯番許鞍華走過的路:
1984年英中聯合聲名﹐戴卓爾夫人賣港﹐許氏拍了《傾城之戀》(一個城市的陷落)。
1987年用香港左派資金﹐率先北上拍《書劍恩仇錄》。
1997年香港政權移交﹐拍《半生緣》(曼禎:我們再回不去了)。
2003年繼續北上﹐拍趙薇的爛片《玉觀音》
2012年《桃姐》橫掃香港
2014年中國片《黃金時代》得香港金像獎﹐完成任務。

假如話王家衛係計算(97拍happy together之類)﹐許氏實略無遜色﹐老謀深算﹐伏線更深。咁就能解釋﹐典解共匪會放任一個香港大學番書女出身的人拍蕭紅﹐畀你班香港文人自慰(附會蕭紅係香港文學)﹐又明知從往績看﹐唔會得歐洲影展獎﹐一切藝術上的作為都係徒勞無功。「黃時」結局香港淪陷﹐主角見不到光復之日就死了﹐實為最貼切的隱喻(連傾城之戀的狗男女都沒了)。許氏以為「黃金時代」四個字係調侃﹐係嘲諷(指蕭紅放浪日本的時代)﹐其實同社運撚打飛機分別不大﹐對匪類秋毫無損﹐扮野當做左。

許氏歷史任務真的完成了嗎?難說﹐依共匪或黑社會套路﹐只要有「剩餘價值」﹐冇咁易脫身。一如陳雲今期《熱血時報》文章﹐就算列寧死了﹐尸首依然在在﹐人民都要親眼去看﹐才能相信﹐卻又無法確定:列寧真的「死」了嗎?

今年杜琪峰、劉德鋒不見了﹐提名都冇﹐亦意味深長。共狗的策略很清楚﹐2014香港電影﹐最理想﹐由關錦鵬和趙薇中國片《放浪記》控制﹐不成器的話﹐則由《五個小孩》(離地中產救世精神)﹐或偽港片《衝鋒車》(秃鷹支持者)之類爛片補上。

許鞍華、陳可辛之類﹐香港票房奇低﹐鬼佬唔睇﹐可堵住香港愚民、共諜之口﹐卻得不了他們的心。消滅香港電影之戰﹐還看2016﹐杜琪峰、韋家輝、劉德華等等﹐已盡收旗下﹐養兵千日﹐盡在一朝﹐且看杜韋能否再創中國奇蹟﹐消滅香港電影。「黃時」佔領了香港人的肉體﹐讓「杜韋」再得到香港人的心。而香港電影棺材的最後一口釘﹐由賣港記錄片《無涯》裡﹐高唱失敗主義《海闊天空》的杜Sir補上﹐即使唱得荒腔走板﹐未成曲調也有愛﹐亦最適合不過了。

二、吳君如的Role-Playing Game

有網友提出《半支煙》﹐吳君如演一個不學無術﹐唔知冰心是誰的畫店老闆。呢個先係吳君如作為喜劇演員的特點:扮傻﹐role-playing。除了文盲﹐三四十以上的香港人﹐讀過書﹐真係會有人唔知冰心是誰嗎?唔知鄧小樺是誰﹐就很正常。

周星馳之類﹐演出中心是「人笑我瘋癲﹐我笑他人看不穿」。吳君如用陰性書寫﹐進入不了男權狀態﹐於是只能用醜婦、善良、可憐、想搵個好男人倚靠之類﹐完成她的丑角扮演﹐她的特點﹐是「扮傻」﹐而沒有深藏不露﹐其實聰明過觀眾的時刻。試想想﹐假如唔識Wim Wenders的是占基利、周星馳、黃子華﹐梗有的野既。外界會咁簡單﹐咁放心﹐瘋狂咁插嗎? 吳氏跟商業電台權臣俞琤的友好﹐亦有向男權挑機的含意。咁先明《十二金鴨》﹐吳君如演男人(不是反串﹐直情是任劍輝那種)﹐重做埋導演的意義: 佢脫離不了陳可辛(如吳氏是「香港」﹐陳氏則是「中國」)﹐要建立一個自在自足的身分﹐只能通過role-playing。用RPG的角度看金像獎「蕭小姐」事件﹐就別有意思﹐跟過往從容自若不同﹐頒獎時佢成個人都震晒﹐可見裡面的勇氣係幾強﹐班男人唔見晒﹐女人一個上﹐這是吳君如另一次做「男人」的嘗試。有人指吳氏「侮辱蕭紅」﹐實是淺見﹐你千祈咪「矮化」吳君如﹐佢侮辱緊湯唯、許鞍華、成班著晒黑社會黑西裝的中國人呀。

再看一遍最佳電影頒獎片段﹐不止空前﹐肯定絕後﹐實在有太多弦外之音。小節不談﹐最值得注意是頒那一刻﹐未打開信封﹐吳氏已講「好想食炒蟹」﹐打開前﹐亦特登講「金像獎硬係要搞咁既野」(投共)﹐得獎者是「高登era.......」﹐即係將「紅Van (香港)vs 黃金時代 (中國)」﹐高登vs建制﹐作一對比﹐一個被消失的議題﹐放番上檯面。高登和era「膠合」(香港和中國很膠地融合)﹐佢一早已知係「黃時」得獎。依此看﹐吳君如所謂「金像獎一人一票﹐有最高門檻」﹐則有極強烈的調侃意味了(金像獎根本是假選舉)。呢個亦係金像獎的宿命﹐由私人party變了共狗的政治攻擊目標﹐可哀是香港人亦只能逢迎。香港再無一個是男兒﹐所以這是吳君如最成功的演出﹐而不需要有人鼓掌。

影迷用攻擊吳君如(就算人人都知是照稿讀)﹐來轉移了成個獎的「中國化」﹐亦係值得注意。呢個係香港主流影迷的轉型﹐佢地一直好順服﹐自我膠化﹐而對香港的「被中國化」﹐已經完全麻木﹐冇感覺﹐跟謊言說一百次會變真理相若﹐他們已不懂問﹐湯唯是「香港人」嗎?黃時是「香港片」嗎?

吳君如攻擊的極致﹐是問湯唯知唔知「蕭小姐」係咩?湯唯擰頭問隔離朋友﹐「講咩?」﹐呢個係「香港人」身分的測試。而最可怖的是﹐環顧日常四週﹐無數咁多識「蕭小姐」係咩的疑似香港人﹐個個飽讀詩書﹐而佢地其實都是跟共狗心曲暗通的匪諜。

最重要﹐蕭紅唔係「香港」作家。等於張愛玲唔係(佢地重好不屑添)﹐趙薇、湯唯都唔係「香港人」一樣。香港人沒有這個醒覺﹐一切甭談。
至於鄧小樺係唔係﹐我就唔敢講。
以上唔係反話﹐Game Over。

05 April 2015

膠化杜琪峰 ------- 談偽港片《衝鋒車》

呢套o野唔係杜琪峰o個隻﹐似郭子健《打擂台》那種﹐又無聊又肉麻又cliche。

或者咁講啦﹐似「膠化杜琪峰」﹐例如《柔道龍虎榜》卡在樹上的紅氣球﹐變了蝙蝠俠圖案黃色波波﹐主題由一個人為理想默默而死﹐變成一班人露營放黃氣球做。類似拿黃傘週街行﹐就等於自己做左野。又例如結局一班賊佬背住夕陽小便﹐連打尿震﹐都是那麼的假(根本冇疴﹗)。

亦類似「旺角鳩嗚」有效﹐差佬無計可施﹐就有組織晚晚搵班人膠化佢(今日都未膠完);「佔領金鐘」疑似會被差佬鎮壓﹐就有學院中人著博士袍﹐落場去監察佢﹐膠化佢咁啦。

香港電影冇咩剩低﹐杜琪峰一套依然work﹐就變了各方爭奪的「剩餘價值」。紀錄片《無涯》想搞新殖民﹐由香港人和中國人合作﹐re-define何謂「香港」;《衝鋒車》包裝成香港片﹐杜派黑社會片(吳鎮宇等一班老派香港演員)﹐內裡依然要膠化杜Sir﹐然後取而代之(杜Sir繼續北上中國不毛之地﹐消耗其意志﹐呢班新人則留港拍和諧片)。例如此片所謂「愛兄弟定愛黃金」﹐《黑社會》是調侃﹐用現實角度看其荒唐﹐而《衝鋒車》當真咁拍時(班盲毛黑社會真係咁諗)﹐觀眾重唔能覺得呢班黑社會(傳統港片價值)都係癲既咩?

好驚呢種抽水片﹐扮激進﹐好多符號﹐紅van啦、阿杜啦(有個角色叫Johnnie T)、官塘啦(銀河映像)、《無間道》啦(莊文強麥兆輝兩個柒頭)﹐重有差佬啦。

你以為佢挑差佬機咩?完全唔係個回事﹐呢套野根本向差佬歌功頌德。差人古巨基結局獨白佢要「除暴安良」﹐連魔警(徐步高)個名都食埋﹐計算到極。其潛台詞﹐即係咁:「賊佬」點會有好人呀(吳鎮宇班廢柴係打飛機)﹐反而「差佬」先係永遠忍辱負重﹐先係正義(不斷出現的superhero符號)。

留意古巨基和邵音音講﹐佢地係要捉賊﹐不是捉壞人。「好、壞」有道德判斷(即係要差人用腦﹐要質疑何謂正義)﹐「賊」就冇(犯法就要拉﹐差佬只係收錢做野的機器)。呢套野的陰毒﹐正是合理化「平庸之惡」(Banality of evil)﹐結局古巨基照足上頭order做野﹐但佢一樣係為「正義」獻身﹐付出自己﹗

呢套o野假扮賊佬有「好人」﹐但觀眾一睇就明﹐完全是打飛機(片尾班人話出冊後﹐要改裝漁船收服尖閣諸島云云﹐我就想話﹐中國內政關你隱事咩)﹐所以編導將成套戲拍成「笑片」(認真你就輸了﹐阿腥);

反而呢﹐差人古巨基明明好假﹐設計不可信﹐但結局自願接受任務﹐做番臥底小巴司機﹐猛講粗口(即係由電影人物回歸「現實」﹐由假入真)﹐為正義忍辱負重(上司三年又三年的承諾﹐同一國兩制一樣﹐明明是騙局﹐佢都照信照做)﹐即係以一概全﹐用匪語﹐即係用個柒頭﹐將香港差佬個形象「優化」。
族大有乞兒﹐徐步高、旺角警署強姦報案人的魔警﹐亦不過是少數例子﹐古巨基先係香港差人的象徵。

呢個先係《衝鋒車》成個設計的point:
明明開頭「差佬」和「賊佬」﹐都係好假的柒人﹐但發展下去﹐「差佬」愈來愈真(結局做臥底小巴司講粗口﹐即係回歸日常)﹐班賊愈來愈假﹐變了《回魂夜》精神病人(壓軸大戰其實是真人卡通)﹐重話要同阿牛、長毛一班柒人﹐去收復「尖島」。咁你話啦﹐觀眾會認同哪一邊? (真正有智慧的人﹐當然會小柒編導啦)

拍攝完全不合格(請看那幾場不知所謂的槍戰戲)﹐結局打鬥﹐重要Slow-motion﹐於我言簡直似畀人一刀一刀淩遲。

最好笑﹐片尾重特登鳴謝三幾十個香港老人導演﹐多謝一兩個就話者﹐黑社會曬馬乎?真係唔知咩用意。我只可以說﹐稍為有點傲氣﹐有特立獨行個性的人﹐都不屑咁向權貴獻媚。

又一部向極權交心﹐邪惡無恥的維穩片。

20 March 2015

送中產上斷頭台 ------ 談《五個小孩的校長》

《五個小孩的校長》

[政治錯誤﹐不喜勿看]

呢套o野有場戲好令人震驚:

楊千嬅病重入院﹐老公古天樂由博物館搬o左個1:1法國斷頭台(革命軍將瑪麗皇后斬首o個隻)去醫院窗前﹐一邊唱著陳百強的勵志歌﹐一邊鼓勵老婆﹗

笑到我碌地呀﹐比《無涯》杜sir唱「海闊天空」更荒誕﹐譽為香港影史十大最cult場面﹐並不為過。

「斷頭台」作為隱喻﹐窮人觀之﹐覺得好笑﹐中產觀之﹐卻為凶兆:
有錢人被拉去殺頭﹗
窮人上前搶吃染血、染腦漿饅頭﹗

校長楊千嬅死裡逃生﹐咁我先明白呢個隱喻(斷頭台)﹐原來是給離地中產的警示﹐楊千嬅就係「瑪麗皇后」:
推翻中產的革命軍(本土派)、毒撚(熱血公民)、廢青(窮人)、暴民(Anonymous)殺到來啦﹗
咁就要加緊維穩啦。

加緊維穩

咁理解就明﹐典解「離地中產」(楊千嬅、古天樂)要去元朗教新移民幼稚園。要控制窮人﹐等佢地認命﹐安分守紀做順民﹐認賊作父﹐認中產階級做師長﹐當然要由細訓練﹐教佢地「愛的教育」啦。而補習天王森美提供給窮人的上流捷徑﹐則要立刻將之切斷﹐用道德將之擊潰(我好清高﹐你好污糟)。其原理﹐跟粵語殘片謝賢用銀紙掟嘉玲一樣﹐「去死啦﹐你個喪心病狂﹐貪慕虛榮的女人﹗」

窮人幼稚園去公園旅行﹐撞著間國際學校學生。唔係火星撞地球﹐兩者(窮人和有錢人)根本冇接觸。有趣的是﹐《五個小孩的校長》唔畀窮人同有錢人衝凸﹐反而叫窮人同另一班坐輪椅的殘廢兒童玩﹐互相「關愛」﹐真係變態到極。之後有個疑似鋸了左腳的中年女人﹐跳出來自我介紹﹐侃侃而談﹐更似特技表演。

此片唔單止唔畀「窮人」同「有錢人」競爭﹐等窮人自決﹐用自己的方式爭取成功﹐更將「窮人」同「殘廢人」劃為同一等級。
其潛台詞很清楚:
你班人圍埋個圈﹐自己撚雀﹐互舐口水咪好o羅。

觸類旁通﹐左膠、社運撚和離地中產的「失敗主義」﹐其實異曲同工: 你唔失敗﹐我典得到成功?

終極焦慮

此片見到很多香港離地中產的焦慮﹐例如「錢」(搵夠退休就去表演憐老恤貧)、「病」、「死亡」、﹐用「濟貧」來清洗自己的「罪孽」、「沒有夢想」等等。楊千嬅、古天樂辭工退休﹐只識去環遊世界﹐比左膠林輝去南極考察﹐更虛無、更無恥 ------ 林輝打飛機﹐至少有特定「對象」(南極)﹐識一邊打﹐一邊望實南極舊冰呀﹗

中產焦慮的極致﹐其實是「兒女」。
咁你就明﹐典解楊千嬅、古天樂四五十歲﹐膝下無兒無女﹐但連提都唔敢提。逃避現實是主因(無須理會港共洗腦教育、梁太青年軍等等煩惱)﹐更卑鄙﹐則是不寫之寫﹐用控制窮苦兒童的意識形態﹐來做自己的兒女的踏腳石、地底泥﹐鋪好兒女媚共的階級。

試想想﹐假如楊千嬅有仔女﹐稍有腦筋的觀眾就會反問﹐「典解妳唔叫自己仔女﹐o黎元朗呢間垃圾幼稚園同班新移民一齊讀書?」
董匪建華竊政時代﹐有中學生問教育部頭目范匪椒芬﹐「典解妳將仔女送晒去歐美國家讀書?」﹐
范匪椒芬答:「希望香港中學生唔好問的咁嘩眾取寵的問題」(大意)

香港中產典會冇仔女呀﹐送晒去英國o者﹐重踎o係香港﹐同班源源不絕﹐無限量供應的中國兒童、印巴阿星﹐玩餓狗搶屎咩。
於此片context﹐班中國兒童、印巴阿星﹐同香港大學共青團員叶璐珊一樣﹐無時無刻﹐都個個猛講廣東話o架。咁我重唔跟番阿才子條線﹐學多兩錢英文咩。

16 March 2015

刪文小啟

昨晚貼了一篇文推介某書店﹐有位師兄寫了回應﹐小弟讀了﹐好像對該書店不是那麼好(直情有關商譽、有無犯法等等)﹐故將貼文直情delete了。
一切批評小弟都接受﹐﹐多謝高人指教﹐簡直有振聾發聵的感覺﹐不過唔想波及旁人咁o者。盼高人唔好覺得冇癮﹐謝謝。

07 March 2015

「畀o的掌聲自己啦﹐你班廢柴﹗」 ------ 從《古書堂》第七集談起


安田成美@古書堂第七集

《古書堂》之前探討了「偷書賊」、「讀書可以溝女的myth」等﹐今集則涉及另一個很重要的問題: 邪惡書店主人。

安田成美是古書堂上代店長﹐無意中遇上偷竊藤子不二雄舊作的賊仔﹐以此脅逼﹐跟住重將他珍貴的藏書奪去。

書店主人通常冇安田成美咁靚﹐但更邪惡﹐有各種不為人知的心理變態。有時源自謀生無術﹐已被淘汱(唯有踎係間書店﹐用「理想主義」來打飛機)﹐有時亦來自知識上的傲慢(intellectual arrogance)﹐有「大隱隱於市」的自我陶醉﹐唯嘆知音稀﹐然後以此驕人(咁做反而有市場)。

咩叫「知識上的傲慢」﹐上o下而家o的左膠書局﹐聽下店主店員﹐甚至三兩顧客旁若無人一邊高談闊論﹐一邊大講(好生硬的)粗口﹐就知係咩羅。

而在香港這樣的反智社會﹐書店主人一類﹐下焉者扮可憐﹐感歎港人不學無術(如樂文書店)﹐中焉者扮另類(富德樓天台有機耕種什麼的)﹐做寄生獸(主力賣咖啡飲食﹐或依附地產商、極權建制)﹐上焉者則是用自己的失敗(扮冇生意)﹐來取得道德上的優越性﹐原理跟左膠的失敗主義相似﹐「畀的掌聲自己﹗」

其中表表者﹐可能是馬國明﹐他時時以禮崩樂壞﹐書店無人幫襯﹐來取得其傳奇性的地位(通常只得丘世文一個來買書云云)。

香港最難頂的書店主人至少有兩個﹐一個是馬國明﹐另一個則是葉桂好。不像馬國明﹐葉桂好不成其為傳奇﹐即使佢想重築禮樂﹐會戴絲質手套來執書﹐無啦啦高唱京腔﹐伊終究只是個失敗者﹐因為她疑似情緒失控﹐缺乏「知識」﹐作凶人的後盾。

另一個要研究的﹐則是已故的羅志華。奇在他一直無人理睬﹐到羅君死時﹐卻一躍而成香港傳奇﹐顯然跟他的死亡方式有關: 年廿八於工廈書倉被書壓死。

一直無人搵佢拜年﹐過了兩個星期﹐尸首才被看更發現。呢個真正係蒼涼的姿勢﹐不過佢擺到尸體發臭﹐幾乎有尸蟲溢出﹐都無人理o者。到上了新聞紙﹐哀悼抽水之聲則排山倒海而至﹐亦可能見到香港知識人的病態:
消費羅志華是廢柴﹐讀得書少、不通世務、源自desperate的偏執﹐變成niche一樣的神壇﹐來製造虛假的神話 ------ 知識分子如梁文道﹐用知識來向極權獻媚﹐哄騙愚民; 廢柴如羅志華﹐則死後亦不得安寧﹐要被逼上殉道的十字架。將已死的廢物廢物利用﹐合理化一切犬儒﹐然後處於安然的位置﹐「畀的掌聲自己啦﹐你班廢柴﹗」﹐繼續淫樂和擺pose。

其實做唔掂﹐讀得書少﹐冇屋企冇朋友﹐手機停左﹐wifi都cut埋﹐咪唔好做o羅﹐香港地係咁架啦﹐跳樓又好﹐割喉也罷﹐咪死左佢算羅。何苦搞咁多野﹐畀班知識人集體姦尸﹐又唔見得佢地會組團去和合石搵你﹐就算係﹐你又搭到嗲咩?你又同佢地狗上瓦坑咩?

那次追悼會﹐小弟有幸參加﹐與會人數眾多﹐而我亦曾因冷場不少﹐主持多番要求﹐點埋名(小思之流)﹐都無人肯出台發言感到難過。反而游靜講幾句羅志華壞話﹐話好痛恨佢咩咩咩(大意)﹐我重記得。她說的這些﹐至少似人話。

06 March 2015

她不是Lolita ------ 談《雛妓》

呢套野最特別是﹐由頭到尾都由阿Sa做敘事者/voice-over。

你以為係「女人觀點」咩﹐幫女人講野咩﹐其實又未必。

一路睇落去就明﹐阿Sa個角色設計係好攻擊型(向男權開火的復仇者)﹐咁套戲安排呢個女人﹐不斷用畫外音同觀眾講野﹐講自己的心聲﹐赤裸坦裎﹐其實反而幫男人睇清楚左呢條女係咩料﹐而消解了戲院裡觀眾(男權)的不安。

同個女人一齊﹐有咩恐怖得過﹐你完全唔知佢諗咩?

同理﹐左膠、社運撚﹐最害怕的其實是市民匿名、矇面、無組織、自由行動(anonymous)﹗

對男權零威脅

於是明白套戲的結構﹐首先講阿Sa的悲慘成長故事﹐然後先入佢同任達華的忘年戀。犧牲了懸疑(阿Sa其實係咩人?)﹐就是為了令觀眾(不分男女)覺得安全。

對男權﹐呢套野其實一典威脅性都冇。跟本能、孽緣、Lolita都不一樣。

後半段阿Sa和任達華的互相利用﹐發展到變了「苦戀」、「真愛」﹐最大的啟示﹐就是男權控制女人的方法﹐除了性、暴力、錢以外﹐還有「愛情」。

對男人言﹐有咩安全得過用「愛」來控制女人?

對女人言﹐又有咩反動得過用「愛」來合理化自己無所作為﹐繼續畀男人剝削﹐不思反抗?

而當然阿Sa對泰國妓女的同情﹐亦是逃避現實﹐左膠式偽善(房裡的六四王維林擋垣克和John Lennon掛畫)﹐一如李敖所言:「你說你幫助黃沙中的黑人,你為什麼不幫助黑暗中的黃人?......捨近而求遠,去親而就疏,這可有點不對勁吧?」(《「三毛式偽善」和「金庸式偽善」 》)

其實唔駛諗典幫人﹐阿姐﹐妳幫下自己先啦。

偽文學少女

呢套野另一特別﹐阿Sa是個「文學少女」。

準確地說﹐佢唔係喜歡讀書、寫作﹐佢只係鍾意用支筆來自言自語﹐打飛機o者。用現世的說法﹐即係佢好鍾意寫facebook status﹐唔代表佢鍾意「讀書」。(阿Sa少女時讀兒童讀物Frankenstein﹐大個後床頭擺本Churhill﹐只係左膠擺pose﹐從來未見佢睇過)。

呢個先係全片最tricky的地方:戲中人侃侃而談「知識改變命運」﹐但其實呢個「知識」係括住的﹐即係有界線的。個界線就係﹐唔可以真係挑戰到男人的權力。類似粵語殘片講﹐「女人未到八十歲都咪畀飽飯佢食」﹐而家有得食羅wor(「畀你讀書識字啦﹐八婆」)﹐妳重唔順超咩?黑警話齋: 「搭妳返警署強姦呀。」

而女人有知識﹐真係文藝少女﹐即係變了鄧小樺、韓麗珠什麼的那類人﹐就會去保衛天星碼頭玩被捕﹐又識quote薩伊德、拉康﹐成日嘴妙妙﹐就識扮上菜﹐識同陳雲罵戰架啦﹐你典搞得佢掂?

阿Sa只係識字﹐唔係有「知識」﹐佢只係偽文學少女﹐即刻所有野都無傷大雅o羅。由頭至尾﹐由佢以為可以o係八卦雜誌踢爆狗官叫雞﹐到佢去泰國作妓女偵察﹐都白痴、不可信、低能到極典。

咁觀眾先明此片最柒的設計:任達華送阿Sa的訂情信物﹐不是什麼絕版小說﹐是一枝墨水筆﹐重係紀念Hemingway的特別版﹗

小弟敢說﹐只要係女人﹐就算知識、外型、體重﹐都如鄧小樺、Kitty Hung﹐男人送自己一支筆﹐都唔會覺得開心o羅(重係Hemingway特別版﹗)

偷睇女人xanga

於是觀眾其實可咁睇此片:
阿Sa的voice-over﹐其實唔係《花樣年華》周夢遺那種﹐其實佢係將自己寫係xanga的日記﹐讀出來o者。前者是自慰﹐後者有強烈的表演氣氛。

高人說睇大島渚像睇powerpoint﹐小弟敢說﹐《雛妓》其實是三維的xanga。

現世男人溝女﹐最便宜的方法﹐都係偷睇條女少時寫的xanga、而家寫的facebook咁啦。

以小弟私人體會﹐其實冇咩用﹐搔不著痕處﹐條女根本唔係文字present出來咁架。又或者咁講﹐條女其實真係諗咩﹐是「不可說」的﹐好多野都不立文字﹐不能言傳。

女人唔係呢o的戲講到咁簡單﹐咁naive架。
係既話﹐你都冇興趣啦﹐係咪呢﹐真男人。

22 February 2015

談《衝上雲霄》


Give me a break@朗豪坊

此片好像是無線出品﹐但完全冇香港場景(與曾志偉賀歲片相映成趣)﹐全片都在(扮)英國﹐耐人尋味。假如說是含蓄地反共﹐就諗得太遠了(吳鎮宇的「和諧號」2003年停產)。

特別在跟香港去年的社會情景﹐完全割離﹐令人有隔江猶唱後庭花之感。誇張典說﹐類似全共鬥時﹐小津片還在排啤酒樽﹐傷風悲秋。

結局亦有趣﹐吳鎮宇跟觀眾拜年﹐祝觀眾「衝上雲霄」﹐小弟不禁想起杜琪峰在《無涯》唱「海闊天空」﹐同樣打飛機及離地﹐或「離地」地「打飛機」。

用「作者論」看﹐此片類似金雞sss﹐都在講香港人的終極狀態:「做戲」﹐但偷換概念﹐代換成role-playing﹐扮chok、「扮型」﹐戲中人都著制服﹐或是戴假髮的cosplayer。

重慶森林結局﹐王菲變了空姐﹐梁朝偉不再做警察﹐bad timing但無礙坦誠相向﹐互換身分(空姐及小食店老細)﹐除了幽默﹐更顯誠意。《衝上雲霄》男女都沒想過卸下化妝(制服)﹐打飛機的意味更濃。

主要場景﹐類似《花樣年華》﹐戲中人都在做戲中戲:
拍MTV、摩天輪悲劇、哈利波特魔法等等。

一路排戲﹐戲中人就能扮型:
鄭秀文扮Rock、吳鎮宇扮專業、港女扮專情、台妹扮絕症。

作者最想說的﹐是入局、入戲、入迷、逃避現實。下焉者做雞、做鴨、上焉者做機師、做空姐﹐都要「扮演」好自己的角色 (所謂專業的香港精神)﹐最後自己都信埋 (慢鏡濾鏡MTV浪漫鏡頭)。

鄭秀文戲中叫「TM」﹐意指什麼﹐有多種歧異﹐小弟提出一個: Turn me on。

典樣令女人「達著」﹐除《格雷五十種色戒》﹐此片亦提出另一種方式﹐只要現代職業女性返回傳統角色﹐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:
我要做空姐(學民女錢詩文都咁講)、攣要拗番直、痴痴地等、等浪子回頭、扮專一、扮殘疾、唔貪錢、等條賤精向自己求婚等等。
而最「不正常」的江美儀﹐跟男友發展如何﹐此片則語焉不詳﹐無謂講多錯多了吧。

跟《格雷五十種色戒》一樣﹐港男恐怕都很難投入《衝上雲霄》的男角。唯一的積極意義﹐就算唔識彈結他、跳舞、打交、落旺角抵抗黑警﹐港男至少都要keep下自己:
咪留到咁大個肚腩﹗

10 February 2015

世界中心呼喚愛 --- 談《永遠的愛麗絲》

Still Alice

呢套開頭同《患難家族》(石井裕也)差唔多﹐連阿媽(茱莉安摩亞)老人痴呆﹐唔記得未來新抱咩名都一樣﹐個twist又係不肖子/女﹐最愛阿媽o個隻。

小弟一直睇﹐一直想﹐please﹐畀o的新野我啦。其實有既﹐美國女人奮戰幾十年﹐爭權到底﹐都是一場空﹐最終都係回到女人(病人、弱者)的固定角色。

用番《患難家族》個原型﹐即係來自「東京物語」啦。Still Alice好似玩家庭(假和諧走向崩壞﹐最後浪子回家之類)﹐但其實又唔係黎真﹐唔敢進入中產家庭的冷酷異境。反而變了阿媽用軟功(我有病﹐就黎死﹐妳返來啦衰女)﹐想控制個不受羈勒的細女。

回到話劇subtext﹐阿媽即係李爾王﹐是世界中心(開場家人食飯阿媽坐頭位)﹐權力崩坍後﹐用軟功﹐對各人都冇效(代入阿爸個位﹐試問你典會對一個失禁的女人有性慾?)﹐唯獨對個細女就work(所有人都離開﹐剩下個細女照顧阿媽)。

犬儒咁睇﹐細女咁愛阿媽﹐可以放棄一切去照顧佢﹐咪就係因為佢「不務正業」﹐好得閑﹐無牽無掛、冇能用o羅。而阿媽有病﹐就脫離現代女性自立的角色﹐回歸番「女人」、「病人」的位置﹐搵到個人(細女)來「倚靠」﹐於是兩個女人先建立番關係。

全片最tricky﹐阿媽轉用細女的方式寫演講稿(唔用專業口吻﹐做番「女人」)﹐反而掌聲雷動﹐大受歡迎。而細女本職是演員﹐回歸家庭﹐即做戲做番「孝女」﹐兩個本來好tough的女人(阿媽是語言學學者﹐細女獨闖劇壇)﹐調低聲線﹐從分裂回歸和諧。

此片結局母女相濡以沬﹐剛剛是Boyhood結局的倒轉﹐Patricia Arquette由主婦變成學者﹐父離子散﹐哀歎empty nest (emptiness)。當然皆不完滿﹐呢個說不定是「女人」本質的局限﹐她們相信愛﹐卻不信家駒的名言:
生命不在乎得到什麼﹐在乎做過什麼。(大意)

而用KRisten Stewart做細女﹐原來有調侃的含義(演技差劣﹐只是三腳貓演員)﹐殊不知《坐看雲起時》看﹐伊跟Juliette Binoche角力比亦不遜色﹐從來不是吳下阿蒙。

KRisten Stewart此片結局﹐同《坐看雲起時》完全不一樣。這是Still Alice最意想不到的反諷。老人以為年輕人係梗樣梗樣﹐而年輕人早已超乎你的想像。

KRisten Stewart﹐都係做番《坐看雲起時》那個妳啦。(老人冇資格向年輕人指點﹐呢句其實完全多餘)

04 February 2015

Let's Go Slacker! ------ 談Richard Linklater記錄片

[21 Years: Richard Linklater]
Official Trailer: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duW5VFPNRhw

一般茂利覺得Slacker是hea片﹐一班人行來行去﹐好簡單o者﹐我都拍到。

咁先見到呢套紀錄片[21 Years: Richard Linklater]的精彩處:
Juno個導演評Slacker﹐話攝影完美﹐每個鏡頭都好難拍﹐令佢想起邊個邊個名家﹐track shot亦好靚﹐唔會震下震下云云(大意)。
奇洛里維斯又話﹐從production角度咁看﹐Slacker(電影)一點都唔屬於Slacker-ish(生活態度)(大意)。
而Slacker改變了美國電影﹐成了獨立經典﹐鼓勵了好多人拍電影云云﹐這種說法﹐本來就完全唔符合Slacker的意識形態了。

一場遊戲一場夢

呢個又印證我的諗法: 廢柴、hea神、憨狗之類﹐通常係一種「形象」﹐係一些人苦心孤詣咁營造出來﹐走到真實與夢想的自己之間的in-between。

旁人看Slacker﹐亦期望係一種「演出」﹐畀自己作發洩式投射(從扮「反社會」中得到釋放)﹐一場遊戲一場夢﹐訓醒後﹐又繼續回到建制﹐過那種冇神冇氣﹐謹小慎微的日常生活。
Slacker變了美國現代經典﹐容易令廢人自我陶醉(誤會被主流肯定)﹐咁就捉錯用神了。

所以Sunrise Sunset三部曲﹐最常有人問﹐有冇劇本呢?兩個主角有冇真係搞埋呢?邊場戲邊場戲係咪即興呢?其實即係imply左﹐觀眾唔信戲中男女o個種浪漫生活﹐手都冇拖的「愛情」﹐係真o羅。咁第三集﹐Ethan Hawke肚腩大過個胸﹐女主角個胸dum到落肚臍﹐其實有如一盆冷水﹐有「解魅」的作用。

Slacker歷久不衰﹐你對電影本質愈認識﹐就愈睇愈有味﹐因為觀眾大部分都唔係Slacker。
做一個元氣充沛﹐生龍活虎的Slacker﹐類似去金鐘camping、表演自首、連濃牆寫粉筆字等等﹐一切扮「反社會」的活動一樣﹐令觀眾好有快感。
Slacker的主菜﹐係一種扮hea的生活態度﹐而用嘻笑、調侃做伴碟﹐甜品並非進入無能用者的真實生活﹐品嘗其折磨。
(開場宅男弒母﹐就太serious了)
Let's Go Slacker﹐係叫你扮﹐behave like a slacker o者。真係Be a slacker?等於叫你戴頭盔落旺角監察黑警﹐咪玩啦。

一切緣於誤會

而電影令觀眾覺得fascinated﹐係編導用一種假作真時真亦假的方式﹐拍左觀眾夢一樣的生活出來﹐tricky在又好「真」個wor(所以咁多人有興趣知Slacker典拍﹐班演員係咩人o黎)
一般人遇到真既Slacker﹐聞到佢成頭油立立的異味﹐一早掩鼻走投啦。

假如班「廢柴、hea神、憨狗」﹐講畀你聽﹐佢地真係「廢、hea、憨、柒、窮」﹐銀行得兩舊水﹐手機上網用7-11wifi﹐一個月冇洗頭﹐其實係一種offensive的冒犯。假如真係有人因為你「廢、hea、憨、柒、窮」而想識你﹐通常都係因為佢誤會了﹐你真人唔係咁樣。

假如你/我真係「廢柴、hea神、憨狗」﹐醒少少﹐咪信Richard Linklater啦﹐溝唔到女/仔o架。

01 February 2015

把幾火報告 #1

「把幾火書店」營業時間會有改:
本週起開「星期一二三」及「星期六」﹐「星期四五」休息。
鐘數一樣(下午五時許至晚上九時)﹐敬希垂注~

後雨傘革命時代﹐「把幾火」經營了兩個月左右﹐簡單報告﹐距離自給自足仍很遙遠~

有趣的是﹐這個罵人blog﹐吸引了一些原來不相識的網友上來~
呢個可能是一條出路:
書店與罵人blog雙龍出海﹐殺出一條血路~

近來小弟自覺寫得好差﹐信心好弱﹐書店亦變成死水﹐這是有趣的互動~

未來半年﹐要繼續鑽研寫作等等﹐典先做得好﹐我都不知道﹐把幾火亦希望做到攻擊型的路線~

上週有位網友(不肯定佢是否想公開)特意送書來﹐感謝~

書店是一間工廈劏房﹐
如上來可經官塘apm巧明街出口﹐往地面﹐轉左走約一分鐘﹐抵「年運工業大廈」(勾結「外部勢力」匯豐銀行側)﹐14樓D﹐「華樂塑膠」﹐門鐘按「D1」(寫明「把幾火」)

除非心臟病發、被車車死等等﹐小弟都會駐場﹐各位方便可自由上來~
電話:6485-8341 (阿武洽)

盡力keep住久唔久會有有意思的書~

另外每星期末都寫一典「書評」﹐並完成日劇《古書堂》的「影評」~

5月底前﹐小弟亦要出到一本小書~

係咁先~

facebook page: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ages/Wildfire-%E6%8A%8A%E5%B9%BE%E7%81%AB-%E6%9B%B8%E5%BA%97/113906462132363

30 January 2015

回歸悲劇 ------ 補談Boyhood

Boyhood 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

追加幾句:


Me and Orson Welles結局

近日盜看了Richard Linklater幾套舊作﹐對Boyhood感受又有典不同﹐更像「人生交叉點」﹐某種role-playing game。假如Linklater是以書寫對白見長﹐則佢拍的一套一套電影﹐來來回回﹐就像是讓他回到少年時代﹐代入不同角色、處境﹐從新抉擇前路。

弔詭的是﹐選或不選﹐其實結果都差別不大。Sunrise Sunset系列的男女、Boyhood的父母皆由浪盪回歸主流﹐肚滿腸肥﹐白髮蒼蒼﹐依然誰都答不到少年Mason的人生疑問: 搞咁多﹐What's the point?

於是能解釋Boyhood少年的「不選擇」﹐由Slacker、Dazed and Confused開始﹐戲中人其實都是以「不選擇」作為選擇﹐以無所依歸作為依歸。而Linklater已用Sunrise Sunset系列﹐一對男女回歸主流的悲劇﹐作了一切都是徒然的犬儒註腳。

咁先明白Boyhood、Sunrise Sunset系列意識形態的「保守」﹐其實是諧謔。
相比早期作品﹐編導不是軟化﹐其實他的「無政府」、反社會、Skepticism立場﹐亦沒什麼改變。

Boyhood末段﹐少年Mason於攝影黑房跟老師的一席話﹐其實從《Me and Orson Welles》變出來。
Mason聽完老師說教﹐重回「正路」;《Me and Orson Welles》不一樣﹐少年主角悍然離開學校﹐編導將他於藝術界的冒險﹐拍成一部電影。
跟Boyhood相若﹐開放式結局﹐其實亦是一個circle: 兩套戲結局畫面構圖、情調、處境、氣氛都相似﹐樂觀耶悲觀兮﹐亦只差一線(Dazed and Confused有另一重變奏)。

對照舊作﹐亦見到Boyhood有某種「實驗性」﹐Linklater舊作往往是「現在進行式」(-ing)﹐此片有時會變成past tense。例如Richard Linklater作品常見的政治指涉﹐於如Boyhood裡的My mom loves Obama、少年週圍替Obama插旗等等﹐2014年看﹐就有回首難堪往事﹐非常反諷的效果(事實咩都冇change到)。而總統Obama對Boyhood讚不絕口﹐更屬黑色幽默﹐真令人懷疑﹐他看得懂電影否?

Ethan Hawke攻擊布殊政府入侵伊拉克﹐更屬明日黃花﹐鬧完一輪又典?同香港班搶佔高地的賤人一樣﹐除了打飛機﹐你咩都冇改變到。

跟雨傘革命失敗﹐帶來的倦怠感相若﹐可比挪威的森林。繼續調侃﹐總比百事不幹﹐表演自首好o卦。

copy from facebook:


Boyhood結局

呢套野一點實驗性都冇﹐你真係典諗都諗唔到~

一典都唔似紀錄片﹐時空不斷跳躍﹐即12年紀實云云﹐不過是哄人入場的gimmick。(假如入場前沒任何「背景資料」﹐你會以為那是「紀實」嗎?
主人翁﹐不過是個唔識做戲的少年而已)~
更陰險﹐是荷里活一貫慣技:
用模擬真實(真人真事)來推鎖美國意識形態。
Patricia Arquette、Ethan Hawke後來又老又殘﹐簡直是千金難買﹐荷里活賴以弦人的「超級特技」。

茂利話套戲講美國本土生活﹐只啱美國人趣味云云。
小弟以為美國主流鍾情此片﹐因為其意識形態保守。
根本成套戲﹐就係少年不斷被教訓、被馴化的歷程﹐而在真正自立前套戲就完了(拍足12年重唔夠長咩?)

Patricia Arquette孟母三遷(換老公最後自立)﹐完全做戲咁做。
Ethan Hawke由浪子投入建制﹐guitar都冇力再彈 (玩音樂為溝女﹐放棄即係回歸家庭)。 最好笑係結局個通渠佬﹐奮鬥成材﹐廉價到咁﹐美國精神。
呢套野碎片式的跳躍敘事﹐認真黎講﹐其實係將所有掙扎、苦痛淡化﹐等觀眾逃避現實。

另一特點﹐此片令人想到﹐典解美國人咁鍾意搞gag﹐就是用以迴避衝突﹐或掩護自己的獨裁和沙文主義(畢業時少年被祝賀唔係gay佬)。

中學黑房一場﹐少年被攝影老師說教一番﹐返番班房﹐就有同學搞搞笑:
你地係入面搞咩?希望佢事前有請brought you a dinner。
調侃一番﹐觀眾笑完一輪﹐就忘記了少年根本冇畀反應(應該自求我道﹐定聽老師教導)。

Patricia Arquette、Ethan Hawke的自我馴化(由浪子變成一般人買樓什麼的)﹐亦令人想起Sunrise Sunset系列(變成八公八婆柴米油鹽)﹐講到尾﹐都是這個人人追求平庸的自然結果。

得閑再談~

28 January 2015

On your Mask ------ 講兩句NHK動漫Otaku記錄片

NHK紀錄片:不為人知的Comike
中國網站盜看(殘體及日文字幕)


「返回現實」

數年前TVB新聞談動漫Otaku﹐聽說曾訪問某網台主持﹐但因為佢有工做﹐有女朋友﹐口詞清楚﹐大學畢業﹐太靚仔﹐不符合香港主流眼中所謂Otaku的惡劣形象(全身傳出一陣異味的毒撚)﹐所以全部剪晒﹐唔畀播出街云云。

對照番呢套NHK記錄片﹐就相映成趣。片中訪問的動漫迷﹐一典也不毒﹐未至於靚仔靚女﹐但乾淨整齊﹐有正當職業(吉野家侍應)﹐甚至關懷故鄉﹐有為社會出力的壯志(替東北災民打氣什麼的)。

香港傳媒醜化動漫迷﹐一貫功利﹐冇錢即係渣滓﹐冇女即係冇撚用;NHK則很客觀開明﹐替動漫畫fan屎塑造上進良好形象。

看深一典﹐其實是半斤八兩。TVB邪惡﹐容易察覺﹐而NHK記錄片﹐更懂包裝﹐動漫迷畀人過左一棟都唔知﹐其用心更險惡。

NHK的陰險


「中國遊客」

NHK最陰險﹐是偷換概念﹐明明拍Otaku﹐但將Otaku偷換成「Comicke的Otaku」。

此片的前設﹐是將場景限制在東京一個動漫Comicke﹐多達50萬人參與的展場。該展場(類似香港灣仔會展)經過嚴密管理﹐控制(數千義工一小時內擺設好所有桌椅)﹐並對參展者出售的書刊﹐有嚴格的事前審查。
紀錄片用一貫的溫情包裝(幾位Otaku感人故事)﹐將Comicke當局以遵守法律的名義﹐行書刊審查﹐限制動漫言論自由、出版自由的問題﹐隱藏起來。80年代漫畫家江川達也反抗惡法﹐好像已變成無人知曉的歷史。

茂利會反駁﹐你唔鍾意Comicket的「書刊審查」﹐咪唔好參加o羅 (類似香港主流叫反對港共的市民﹐唔li-ke咪移民o羅)。

呢個就係tricky之處﹐NHK是國營電視台﹐深入日本全國﹐節目描寫東京一個全世界最大型Comicke的書刊審查制度﹐覺得理所當然﹐跟言論自由無關﹐其實是用國家宣傳機器﹐re-define緊什麼叫「OTAKU」 ------ 將所有不符合NHK製作標準、不符合Comicke審查標準的另類動漫畫、OTaku﹐排斥在外。
同樣用記錄片定義咩叫Otaku﹐TVB專拍中人欲嘔的毒撚﹐NHK紀錄片相反﹐專拍靚仔靚女﹐並書寫Otaku的成功故事(繪本作家被出版商即場睇中問聯絡電話)。日本動漫是龐大經濟產業﹐其實NHK是以日本政府的立場﹐控制緊流行文化的意識型態﹐爭奪緊何謂「動漫」﹐畫家應該畫咩﹐讀者應該典睇的解釋權。

明明侵犯緊自由言論﹐動漫迷亦茫無知覺﹐甚至想放棄自己的稜角﹐走入主流(像NHK紀錄片中的被訪者﹐走上「成功」之路 )﹐其實是更厲害的攻心術。NHK紀錄片﹐將Otaku定義為於Comicke搵到成功機會的靚仔靚女﹐即係將天生樣衰、痴肥、讀唔成書、偏鋒、口吃、暴力、色情、喜歡孌童、心理變態、性錯亂、反抗主流的廢柴Otaku﹐排除在主流論述以外。
而Comicket由小眾另類活動﹐變成人山人海建制的一部分(甚至變成籠絡洋人的文化武器)﹐NHK的潛台詞﹐其實同TVB亦分別不大:
你班入唔到主流(即入唔到Comicke)的渣滓﹐咁多人死又唔見你死?

於是明白﹐典解香港的所謂動漫Otaku﹐對主流傳媒的污衊﹐往往有激烈反應:
其實佢o地都o係度搶奪緊Otaku的定義權﹐替自己塑造「表面睇好廢﹐其實我好靚仔」的形象(跟謝曬皮一樣﹐「廢物」、「扮hea」不過是包裝)。
假如今日Otaku已死﹐最要緊不是別的﹐是因為佢地不甘淡薄﹐太渴求融入主流搵銀罷了。

NHK的惡毒


「口罩作為隱喻」

NHK紀錄片最後十分鐘﹐全程拍攝製作網上動漫遊戲的一條女﹐甚有意思。

條女一直隱姓埋名避世﹐但為了跟知心網友、顧客等等﹐真人見面﹐於是參加Comicke擺檔。按主流論述﹐由2-D走出3-D﹐呢個重唔係「脫毒」?
條女朝早開始擺檔﹐戴住口罩﹐唔敢見人; 晚上結束﹐搵到大把錢﹐非常興奮﹐以真面目示人。
繼續用主流解釋﹐條女「戴口罩」隱藏身分﹐即係唔見得光 (做動漫Otaku是一件可恥的事);
結局伊將「動漫遊戲」﹐變成搵到錢的career﹐即刻「除口罩」﹐即係不再「宅/毒」﹐面對「現實」o羅。
與其話條女羅番自己個「身分」﹐倒不如話﹐佢係畀建制起到佢個底 (咩名、咩樣、咩人)﹐不再是Anonymous。

呢個見到NHK紀錄片的惡毒:
表面替動漫Otaku鼓掌﹐其實講到最後﹐都係設個局﹐叫你融入主流(除低口罩)。 亦即係將「Otaku」的定義扭曲:
搵到錢、投入主流、敢上電視做Show的、有名有姓的﹐先算數。

用「口罩」作為metaphor﹐放番入香港context﹐你就明﹐典解港共政權、殖民主派、左膠、社運撚﹐咁驚市民戴口罪﹐市民隱藏身分勇武行動﹐會令佢地咁擔憂 :
與其話佢地搶奪緊「道德高地」(真面目示人﹐然後表演自首)﹐倒不如話﹐佢地係度同共匪合作﹐控制緊社會行動的形式﹐佢地最驚﹐係控制唔到你。
當市民「戴口罩」﹐佢地就確認唔到你的身分﹐即係控制唔到你的行動。
當你發神經﹐唔肯唱K﹐以大象無形自喜﹐free as a bird時﹐就破壞了佢地作為中國共產黨的間諜、「伙伴」的關係﹐破壞了佢地成個「團隊」的龐大利益。

NHK紀錄片末段﹐條女除下口罩﹐簡直響起普天同慶的歌聲:
我(日本政府)起到你班友(Otaku)個底啦﹐你咪搞野呀﹐我認得你﹐你走得去邊呀。

真心特立獨行﹐都係咪信君子坦蕩蕩個套啦。